確定了這十個點之后,這中間的路線,再慢慢平分。
等將鐵路路線平分下來之后,就可以開工了。
當然了,開工的時候,自然需要有熟悉鐵路建設的人進行指導。
所以,第一次參與鐵路建設的那些工人們,可就吃香了。
他們的工錢,最起碼的是新工的兩倍。
那些技術性人員,工錢還要高。
有了這些人的參與,只是幾個月的功夫,從益州到杭州之間的鐵路干線,就開始動工修建。
而接下來,蘇鵬成繼續規劃起了從杭州到長安的鐵路路線。
相信今年之內,兩條鐵路,能夠同時動工。
而這兩條鐵路路線的修建,至少需要幾百萬的人工,甚至還要更多。
這兩條鐵路的修建,幾乎帶動了大半個大唐的地區,帶動了無數的大唐百姓參與進去。
當然,因為李愔的建議,這些百姓,都是給工錢的。
而這一次的鐵路修建,可不止是官府投資。
還有五姓七望等世家,自然也看到了里面的商機。
他們紛紛進行投資,當然,他們的投資是不會白投的,必然能夠在火車通線之后,獲得一定的好處。
這也間接的相當于,世家和朝廷掏錢,讓大唐無數的百姓從中獲利。
……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不知不覺中,又到了一年的歲末。
因為天氣寒冷,又加上快要過年了,鐵路的修建工程,也停了下來。
而蒸汽犁的研究,碰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當然了,他們也是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但是和在蜀王的領導下相比,他們的速度可以說慢了無數倍。
而無論和自行車還是蒸汽機的課題比起來,蒸汽犁的難度都要小了太多太多。
就算如此,他們的研究還是如此緩慢,這足以說明,他們還極不成熟。
不過,這五個人,可都是憋著一股勁。
吃住幾乎都在實驗室里,沒黑沒白的進行研究。
過年他們都不準備回家,非要將這個課題攻克之后再休息不可。
不得不說,科學家都是瘋狂的啊!
李愔搖了搖頭,不準備管他們了。
年關將近,自然而然的,一年一度的冬捕大會又要開始了。
冬捕大會,現在已經貼到了益州的標簽上面。
因為整個大唐,也只有益州才有冬捕大會。
額,其實其他地方,也不是沒試著搞過冬捕大會。
去年的時候,還有今年的早些時候,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就搞過。
這兩年,他們從冬捕大會一開始,就派人全程觀察。
然后將冬捕的所有過程,都詳細地記錄下來。
再然后,他們也開始冬捕了。
首先,他們在北方冀州等地,選擇了一個大湖泊。
然后,制造漁網,打眼,下網,等等過程,和益州冬捕如出一轍。
而他們經過宣傳造勢,也吸引了無數的人前來圍觀。
如果能夠成功的話,必然能讓他們大賺一筆。
當時益州冬捕的瘋狂勁頭,他們可是都看在眼里的。
甚至就連崔知機,都花大價錢買了一條頭魚。
但是他們進行冬捕的結果,讓他們大為失望。
因為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結果上網的時候,竟然特么的一條魚都沒網上來。
為什么人家益州,一網能網上好十幾萬斤魚。
而到了他們的時候,就一條魚都網不上來呢?
這是為什么呢?
這時候他們才知道,原來冬捕最重要的,不是漁網,不是打眼,不是拉網。
而是選擇在什么地方下網。
原來,不是整個湖泊里面,滿滿的全都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