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連程咬金和尉遲恭,這倆貨都能夠看懂。
看起來,他們能夠成為叱咤風云的大將,絕對不是白給的。
在秦瓊的指點之下,李愔很快就搞明白了附近的地圖。
朔州,位于中國山西北部,桑干河上游。
西北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扼雁門關隘。
整個朔州,總體上是北、西、南三面環山,山勢較高。
中間是桑乾河沖擊而成的平原,相對較低。
朔州的整體地形,是易守難攻的地形。
三面環山,只有東面可以進來。
并且南面就是雁門關,不說是固若金湯,但是防守起來,也是極為輕松的事情。
但是李愔和五位將領商討了一番之后,最終還是決定在朔州之外拒敵。
并不是他們不想以逸待勞,依仗地利痛擊薛延陀。
但是薛延陀也不是傻子。
大唐的二十五萬大軍駐扎在朔州,他們的總兵力才二十萬。
他們會以卵擊石主動進攻朔州嗎?
他們怕的是,薛延陀見機不妙,主動撤離。
大唐的軍隊,不可能整天為突厥保駕護航。
而薛延陀退兵之后,隨時可以對突厥發動攻擊。
大唐不可能每一次都派兵前來援助吧?
最好的辦法,就是這一次,徹底將薛延陀打疼,打怕。
打的他們不敢再攻擊突厥,甚至沒有能力再攻打突厥。
這個時候,其實大唐沒有很強烈的滅掉薛延陀的想法。
因為大唐君臣心里,都十分清楚。
草原民族,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是割不完的。
現在滅掉薛延陀,突厥就沒有了天敵。
可能會讓突厥迅速發展壯大。
別看現在大唐出兵幫助突厥,但是等突厥發展壯大后,必定會嚴重威脅到大唐的邊境。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所以,對他們來說,這一次薛延陀大軍壓近,就不能一下子把他們給嚇跑了。
必須要拖住他們,然后挖上一個坑,把他們全部都埋進去。
計議已定,李愔命令王方翼為先鋒,帶領大軍出朔州,在朔州之外安營扎寨,等待薛延陀大軍的到來。
李愔一邊命秦瓊、李道宗兩位大將,在朔州之外,那些險隘之地安營扎寨。
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則是充當中軍。
其實,中軍最合適的軍隊,應當是王方翼帶領的五萬益州軍才對。
但是這四位可都是老資格的將軍,李愔覺得如果讓他們充當先鋒官的話,恐怕他們會不高興。
大軍的軍糧,專門放在他們中軍前方的一處無名山上。
無名山之所以無名,因為這座山并不高,只是一座丘陵。
當然了,它的面積是不小的,山頂十分平整。
因為山不高,所以上下運輸糧食十分方便。
而無名山距離各軍駐扎之地,都不算遠。
這地方又是易守難攻,所以無名山被當做他們的軍糧屯基地。
在無名山上,李愔派遣了三千步兵駐守。
排兵布陣完成之后,李愔派出大量的斥候,開始偵查薛延陀大軍的動向。
一日之后,斥候反饋來的消息是,薛延陀大軍正在向這邊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