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二十萬大軍,領軍人物為薛延年。
軍中有四位能征善戰的將領,分別叫薛延華、薛延禮、薛延壽、薛延紅。
薛延陀的大軍,距離他們,只有一百多里的路程。
至遲三日的功夫,就能趕到陣地前沿。
快的話,一天的時間就能到達。
因此,李愔命令各軍,加強戒備,隨時做好戰斗準備。
……
與此同時,薛延陀大軍之中,他們的斥候,也偵察出,大唐派出了二十五萬大軍,就在前面排兵布陣,等著他們。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薛延年馬上命令大軍駐扎,然后將四位將軍薛延華、薛延禮、薛延壽和薛延紅叫到帳中,商議軍事。
別看從帥到將的名字,前面倆字都叫薛延,其實他們并不是親兄弟,連叔伯兄弟和同族兄弟都算不上。
其實就拿薛延陀這個國家來說,他們的先民和薛姓部落雜居,后來又吞并了延陀,所以他們的名字才改成了薛延陀。
薛姓在薛延陀國內,是最大的一個姓氏。
薛延年將四位將軍叫進賬內之后,不由問道:“通過斥候反饋回來的消息,現在大唐二十五萬大軍已經兵陳朔州之外,現在我們議一議,我們應當怎么應對呢?”
聽到薛延年的問話,薛延華當即大咧咧地說道:“軍師,我們薛延陀將士,可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區區二十五萬大唐軍隊而已,干就完了!”
薛延禮也跟著說道:“就是啊,我薛延陀將士,勇猛無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豈會怕了大唐不成?”
薛延壽則是慎重地說道:“大唐國力鼎盛,最近幾年,更是強悍不已。末將以為,我們應當慎重啊!”
薛延紅不由說道:“以末將來看,我們不易和大唐為敵。我們的國力,不及大唐十分之一,和大唐硬碰硬的話,那就相當于雞蛋碰石頭。”
“就算我們能贏下一場兩場戰爭,但是惹惱了大唐,大唐一心和我們死磕的話,最終吃虧的,還是我們。”
不得不說,這位薛延紅見識非常深遠。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大唐和西域好多小國家進行戰爭,其實一直是勝少敗多。
但是失敗幾次,對大唐來說,無關痛癢。
但是對那些小國家來將,盡管他們一直勝利,但是最終,卻是有好多小國家都亡國了。
因為只要有戰爭,哪怕他們取得勝利,但是戰爭的消耗是巨大的。
而他們那些小國家的國力,根本就支撐不起幾場戰爭的消耗。
所以,盡管打起仗來,他們經常取得勝利,但是國力就這么被耗空了,他們自然而然的,也就走上了亡國的道路。
但是這種政治上的道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的。
甚至就連提出這個理論的薛延紅本身,也不是真的完全明白這個道理。
他只是本能的畏懼大唐,不愿意和大唐交鋒罷了。
聽到薛延紅的話,薛延華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忍不住指著薛延紅的鼻子罵道:“小賊,休要長別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在我薛延陀大軍面前,大唐算個球啊?我們薛延陀猛士,一個人吹一口氣,就能把他們吹到天上去!”
薛延禮也跟著說道:“就是這么個道理啊!你們都害怕大唐,我可不怕!你們要是怕的話,還是回家找自己的婆娘吃奶去吧!在家里吃奶沒危險,戰場怕是不適合你!”
被這兩人一通怒罵,薛延紅頓時急頭白臉的,被罵惱了。
“丫丫個呸的!就你們勇敢是嗎?就你們不怕死是嗎?跟隨我們出來的,可都是我薛延陀勇士!”
“大唐能夠湊出百萬大軍,我薛延陀舉國之力,也就這二十萬大軍而已!”
“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我們二十萬大軍,又能殺掉多少唐軍呢?”
“一旦我們的勇士,損失過多的話,到時候我們薛延陀又該何去何從?”
“所以,我的建議是,我們暫時先撤回去,不和大唐硬碰硬。”
“等大唐的大軍撤退之后,我們再去攻打突厥,遲早能把突厥給滅掉。”
薛延華不由嘎嘎怪笑道:“無恥小兒,你自己怕死就說怕死,別扯這些沒用的!我二十萬薛延陀大軍,足以消滅掉百萬唐軍!區區大唐,在我薛延陀大軍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一時間,四位大將,不由陷入爭吵之中。
并且越演越烈,這四人很快爭吵升級,已經站起來,馬上就要動上手了。
啪!
薛延年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夠了!你們有本事,別在這兒打,給我出去殺突厥人,殺大唐人去啊?”
“自己在這里橫算什么本事?都給我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