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在你眼里,難道我只有發生大事,才到你這里來嗎?難道沒有什么大事,就不會來了嗎?”
聞聽此言,李愔不由松下一口氣來,不由說道:“沒有什么大事就好,哪就好。”
然后就聽李淳風說道:“我這次來,還真的有一件大事兒!”
嚯!
本王就知道!本王就知道!
你這不還是沒什么大事兒就不會前來的么?
李愔不由聞到:“說吧?到底又有什么大事兒要發生?”
李淳風不由說道:“師傅,是這樣的,根據我推算,在接下來半月之內,山東可能會發生一場水災,還希望師傅早做決斷。”
聽到李淳風的話,李愔馬上不由認真起來。
上一次,李淳風推測洛陽將會發大水。
自己及時將消息通知給了父皇,然后父皇派魏王李泰前往洛陽。
但是很遺憾,李泰根本就沒把自己的話當一回事兒,結果導致洛陽的百姓,死傷一千多人。
這一次,他一定不會讓這種殘局發生。
李愔不由向李淳風問道:“淳風啊,這一次,你覺得災難比五年前洛陽大水是大還是小?”
聽到師傅的問話,斟酌了一番之后,李淳風不由說道:“師傅,其實,這次的水災,只是有可能發生,并不能確定一定發生。”
“甚至也未必就是水災,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災難。但是總之,必然會有一場災難就是了。至于會不會比洛陽水災更大,哪就更不知道了。”
什么?
竟然連是不是水災都不知道?
這可是李淳風的推斷,最不確定的一次了。
當然了,其實李愔自己也清楚,推測,有時候不一定會那么準的。
如果李淳風敢肯定的話,幾乎是必然會有的。
但是他不敢肯定,哪就真的很難說了。
既然如此的話,李愔倒是不敢將這個消息上報給皇上。
因為一旦沒有水災發生的話,哪可是欺君之罪。
頭疼了一番,李愔不由對李淳風說道:“淳風啊,這件事情為師知道了,為師會處理好的,你先下去吧!”
李淳風點了點頭,對李愔說道:“好,哪徒兒先行告退。”
等李淳風走后,李愔直接查了一下公元642年的歷史事件。
然后發現有一個記載。
公元642年末,高麗王武被殺,然后有大臣請求去攻打高麗國。
這時候,太宗說了一句話,說山東凋敝,從而沒有攻打高麗。
山東凋敝?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凋敝?
李愔查了半晌,也沒查出真正的原由。
也就是說,山東一定會出事,但是至于是什么事,還真的不好說。
有可能是水災,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災難。
就連史書上都沒有詳細的記載。
不過,是水災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如果不能確定的話,哪就沒辦法直接上報給父皇了。
可是,山東的百姓應該怎么辦呢?
忽然間,李愔想起了一件事情。
對了,自己的胞兄李恪,現在不就是齊王,他不就在山東嗎?
對了,這件事情,還是趕緊交代自己的胞兄李恪,讓他做好準備。
想到這里,李愔不敢怠慢,匆忙提筆寫了一封書信。
然后直接找到大唐快遞,加急寄送給齊王李恪。
現在大唐快遞,已經推出了特快專遞業務。
可以保證信件以最快的速度送達。
當然了,這一次,李愔開啟了特殊通道。
這個速度,比普通的特快專遞還要更快,并且還能夠確保安全。
當然了,信件再快,現在也沒有空運。
最快的速度,也只能依靠火車。
所以,信件是第二天才送出去的。
但是就在當天晚上,這封信就被送到了齊王李恪身邊。
看到自己弟弟的來信,齊王李恪臉上,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
他們兄弟兩人,一年也就難得的見上一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