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有年輕的時候那樣,能夠聽的進去大臣們的勸諫了。
李世民仍然命令地方上各州繼續制造海船,準備繼續攻打高麗。
薛萬徹因為沒有一舉拿下高麗,暫時領兵返回修養。
薛萬徹這個人很狂妄,恃才傲物。
朝廷之中,有不少人都上書彈劾他。
然后再薛萬徹班師回朝之后,李世民就對薛萬徹說:
“哎呀,薛愛情,最近上書彈劾你的人很多啊,都說你和諸位將領不和睦,都要求治你的罪。”
“但是讓朕治罪你,朕也于心不忍啊!這樣吧,這一次,你功過相抵,無功無過,你看怎么樣啊?”
說完,李世民就將告薛萬徹的書信,全部都燒毀了。
回去之后,薛萬徹十分不滿,暗中發了很多牢騷。
結果,薛萬徹的副將、右衛將軍裴行方都暗中告他,并且將他埋怨的話,都一一復述下來。
可見薛萬徹這個人,作戰能力是很強的,但是的確是不會為人。
薛萬徹的副將,既然知道薛萬徹發惱騷的話,證明薛萬徹根本就沒有避他。
證明薛萬徹真正的將他當成了心腹,但是他的副將,轉眼就能將他給賣掉。
就連英國公李勣也說:“皇上,薛萬徹乃是一個大將軍,并且呢,還是您的妹夫。他出言抱怨,那些話真是太難聽了,太不應該了,簡直罪不容赦啊!”
然后,李世民就將薛萬徹罷免掉,把他流放到象州。
然后李世民用褚遂良為中書令。
再說李世民,在服用長生不老藥幾個月之后。
原本服用完長生不老藥,臉色變紅,神情亢奮,身體微微出汗,感覺身上有使不完的勁。
甚至于到了晚上,都還能干點茶余飯后的事情。
但是幾個月后,李世民的身體,忽然急轉直下。
臉色泛黃,忽然間就蒼老了許多。
每日上朝,都步履蹣跚,有時候還需要力士前來攙扶。
朝中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憂在心里。
這時候,有人彈劾哪位來自天竺的方士。
李世民也意識到,自己被這個方士給騙了。
原來蜀王并不是怕他活的時間太長,而是一心為他好。
如果他當初聽了蜀王的話的話,現在身體也不至于一下子垮到這種地步。
李世民直接下令將哪位來自天竺的方士賜死,就連將方士帶來的人王玄策,也受到牽累。
不但被免官,更是被直接流放到了嶺南之地。
隨著李世民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滿朝文武,再次催促李世民立太子。
李世民自己也意識到,這一次,是真的要立下太子了。
如果再不立下太子的話,這一次,一旦有個閃失的話,只怕真的要出事了。
這一日,李世民忽然下詔,因為他身體的緣故,讓所有在封地上的皇子,全部都回長安來。
只怕等到諸位皇子來到長安之后,也就是立下太子之時。
但是,諸位皇子距離長安的距離不同,所以到長安的時間自然也不會一樣。
而皇上的這道詔書,很多人都覺得,似乎只是專門給蜀王一個人下的。
當李愔接到這封詔書之后,馬上準備出發到長安去。
但是在剛剛出門的時候,卻是直接被上官儀給攔了下來。
“殿下,此時萬萬不可去長安!”
李愔不由凝神看向上官儀,然后問道:“上官長史,這是為何?”
上官儀不由說道:“這里人多口雜,不是說話的地方。”
李愔點頭說道:“那好,上官長史,哪就到我書房里去書吧。”
很快,來那個人就來到書房之中。
李愔不由問道:“上官長史,你說說看,為什么你說本王不能去長安?”
上官儀臉色凝重地說道:“殿下,這一次,皇上要必須要立一個太子了。”
“但是,根據屬下的猜測,皇上準備立的太子,很有可能并非是魏王李泰,而是晉王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