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電報目前被定為專用線路,只傳遞國家大事,暫時沒有開通民用通道。
大概只需要一年的時間,就能夠在整個大唐內,完成電報聯網。
到時候,大唐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在最多一個時辰的時間里,將消息傳遞到長安。
這實在是太快捷了。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安史之亂爆發,地方官員用八百里加急,大概用了七八天的時間,才將消息傳遞到長安去。
而如果當時有了電報呢?只需要小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能傳遞過去。
并且朝廷可以馬上商議之后,然后給出解決的辦法。
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可以將朝廷的旨意傳遞回去。
這一來一回,就能節省半個月的時間。
而半個月的時間,能做多少事情?
所以說,有了電報,可以迅速提升大唐帝國的機動性。
……
不知不覺中,時間來到了五月,李世民罷黜了李世勣,把他貶為疊州都督。
同時,還有一些官員受到罷黜。
這些任命,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
因為這些人,根本就沒有什么明顯的過錯。
只是很小的一點錯誤,就做出如此嚴厲的懲處。
如果魏征還在的話,只怕又要死諫皇上了。
現在李世民的身體,一天比一天糟糕。
很多大臣都覺得,現在皇上一定是糊涂了,才會做出如此昏聵的決定。
當然了,還是有明眼人能夠看出。
其實并不是皇上昏聵了,這是在為太子鋪路啊。
等太子登基之后,可以親命李世勣為仆射,這樣就可以收服李世勣為己所用。
沒過幾天,李世民病情加重。
李世民召褚遂良等人托付后事,令他們輔助太子,并且讓褚遂良寫下詔書,傳位給太子。
在褚遂良寫完詔書之后,李世民駕崩。
太子李恪在柩前即位,被后世尊為高宗。
太子李恪登基之后,馬上下了一道旨意,讓各路兄弟回京奔喪。
在那個時代,講究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就是說,無論是國禮、大典還是征伐,這些命令,必須由天子發出。
李世民駕崩,就是國喪。
但是如果沒有新皇帝的允許,皇子們是不許回來的。
有些皇帝,因為懼怕在外的皇子勢力過大,不敢讓他們回來,都是常有的事情。
而李恪,則是讓所有的皇子,全部都回京奔喪。
這一次,李愔仍然只是帶了十個侍衛,就趕赴長安。
來到長安之后,李愔先來拜見皇上。
“臣弟拜見皇上!”
李恪快走兩步,將李愔扶起,誠懇地說道:“以后六弟見到朕,無須多禮!”
李愔微微一笑,然后說道:“禮不可廢,皇上請贖臣弟不敢從命!”
李恪無奈地指著李愔說道:“六弟,你啊!以后你直接稱呼朕為皇兄即可。”
“對了,朕聽說你這次入京,只帶了十個侍衛?你怎么會這么不小心?”
李愔淡淡一笑說道:“皇兄,上一次臣弟帶著這十人進京,一千多亂賊都奈何不得臣弟。更何況現在皇兄登臨大寶呢?臣弟還怕什么呢?”
李恪不由皺起眉頭說道:“此事不可!來人,調集五百御林軍,隨時保護蜀王安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