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派這五百人,當然不是要監視或者軟禁李愔。
他是真的怕李愔出事。
李恪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全靠他這位弟弟。
如果李愔出了什么事的話,他這皇位能不能坐穩,都在未知之數。
因此,在哪些世家門閥沒有被鏟除之前,李恪絕對不會有一絲一毫要動蜀王的心思。
當然了,其實李愔非常了解自己的這位胞兄。
重情重義,自己如此對他,只要自己不造反,他的這位胞兄,絕對不會做出對付自己的事情來的。
當然了,就算是再牢固的親情和友情,愛情也可以算在里面,都未必能夠經得住考驗。
所以,李愔基本上不會給太難的考驗留給自己的胞兄的。
接下來,李恪為李世民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喪禮。
哪些游牧民族,還有哪些胡人,也都前來參加了喪禮。
并且,他們對李世民這位天可汗,極為認可。
在喪禮上,他們不惜刺破自己的臉頰,甚至割掉自己的耳朵,將鮮血染在地上。
這些舉動,讓皇上還有一干大臣,無不動容。
喪禮結束之后,皇上沒有放蜀王回去,而是將蜀王留了下來,并且在長安,再次賜給蜀王一棟院落。
自己的兒子居然當了皇上,并且兩個兒子還十分和睦。
現在最高興的人,當然飛楊妃莫屬了。
李恪準備封楊妃為太后,不過卻是被楊妃制止了。
現在太宗剛剛駕崩,這件事情不宜操之過急,還是暫時緩緩再說。
而李恪留下李愔,一來是這些年,兄弟兩人,一直聚少離多,基本沒見幾次面。
這一次,就是兄弟之間,要好好敘敘舊。
二來,也是李恪有些事情,想要咨詢李愔。
最近這段日子,皇上幾乎天天召見蜀王。
兄弟兩人還每天都會陪楊妃說說話。
這一日,李恪將李愔留在御書房中。
李恪不由向李愔問道:“六弟,古代的哪些國家,他們為什么會滅亡?怎么才能防止一個帝國最終走向滅亡呢?”
這大概是所有的帝王,都會關心的一件事情了嗎?
他們第一個關心的,大概就是長生不老的問題。
第二個要關心的,估計就是自己建立的帝國,能不能長治久安了。
聽完李恪的詢問,李愔沉思半晌之后說道:“皇兄,臣弟以為,前代皇朝的滅亡,最根本的原因,大概有兩點。”
竟然真的有答案?
李恪眼睛一亮,連忙說道:“不知是哪兩點呢?六弟快說來聽聽。”
李愔不由說道:“皇兄,臣弟以為,第一點就是,土地只有這么多,但是人口日益增長。總有一天,人口的增長要大于土地的產出。”
“土地的產出,不足以養活這么多的人口,必然要出事故!”
“第二天,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情況越劇烈,國家距離滅亡的時間,也就越快。”
“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掉這兩點的話,國家內部,已經沒有什么憂患了。”
解決掉這兩點的話,就能夠千秋萬代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看宋代就知道了。
一個國家除了內憂之外,還有外患,總之,落后就要挨打。
并且,國家的矛盾沖突有很多,絕對不僅僅局限在這兩點上。
但是有一點李愔沒有說錯,如果不能解決這兩點的話,一個國家遲早要出事情。
實際上,古代絕大多數的帝國,都是敗在這兩點上的。
聽到李愔的話,李恪微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