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買東西,從來都不在乎價格,只要喜歡,就是大把大把的銅幣甚至銀幣銀幣灑出去。
當然了,也沒有商人膽敢欺騙他們,除非是他們嫌命長了。
而他們發現,如果他們會說幾句漢語的話,生意就特別好做。
比方說,每當他們看到華夏城的長官路過他們店鋪的話,只要他們高喊一聲:“長官好!”
哪些長官,通常都會停下來,然后到他們店鋪里面,隨手挑選幾樣商品。
這一招,讓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高漲。
當然了,這一招,大家很快都學會了,大家都這么喊,后來自然也就不靈了。
但是,如果他們會的漢語更多的話。
能夠和哪些長官進行簡單的溝通,那么他們下一次,還喜歡繼續來店里消費。
有一個這樣的主顧,簡直頂得上幾十個其他主顧。
這筆賬,他們算的很清楚。
因此,哪些店鋪里面的老板和伙計,學習漢語的熱情,也是非常高的。
這個雪球,越滾越大,到最后,整個租界,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在學習漢語。
而回去之后,自然而然的,會向他們的家人或者是親朋好友進行顯擺。
“嗨,你知道嗎?早上見面的時候,哪些華夏人,會說早上好!”
這大抵就像是后世人,基本上都會說幾句日語或者韓語似的。
要是不知道呀買碟或者是阿西吧等詞,會被人笑話的。
于是,整個租界之內,漢語竟然逐漸普及。
當然了,高深的漢語,自然并不是那么好學習的。
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學習的會的。
但是一些簡單的生活上經常用到的,則是流傳的很快。
甚至于,他們見面,有時候都會用漢語來打招呼。
比方說:
“早上好!”
“早上好!”
“你好!”
“你好!”
“吃了嗎?”
“今天天氣不錯啊!”
等等,等等。
這一個礦區,盛產的是鐵礦石。
這座礦,是座富礦。
當然了,在沒有大面積開采,或者沒有開采過半之前,別人并不知道,這就是一座富礦。
畢竟,就憑東羅馬帝國目前的科技水準,根本就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這座鐵礦山,李愔并沒有準備,就這么將原礦石直接運送回去。
這樣的話,效率也未免忒低了。
李愔準備將這些鐵礦石,提煉成成品之后,再運送會華夏城去。
目前來說,華夏城有一些缺乏資源。
主要是,目前華夏城的發展,也面臨著一個瓶頸的問題。
因為暫時的,目前他的地盤并不大。
繼續向外擴充的話,就面臨和原住民的沖突問題。
現在時機不到,不好向外擴充。
因此,這東羅馬,就是最好的一個原料提供地了。
再者說,這些都是非再生資源。
自己的領土之上,資源再多,反正放那也不會少。
而別人地面上的資源,哪真是能用一點就用一點,反正都是白用的。
并且,這里的礦石,李愔也沒打算全部都運走。
畢竟,李愔想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于是,在山下的工廠完工之后。
雖然工廠里面也會招工,但是這一次,并用不到這么多人。
就在哪些修建工廠的百姓,覺得自己的好日子,將會一去不復返的時候。
這時候,工廠開工了。
果然,招收的工人,并沒有修建工廠的時候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