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沒有。
就連電和電話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傳播速度要是能快的起來,才真是見了鬼了。
不過,一些簡約的道路還是有的。
當初世家聯盟在發展這些地方的時候,也修建過不少的道路。
現在,倒是便宜了華夏國。
此時,十五個行政省還有下面市區的高層官員,已經全部任命下去。
這些官員,已經匆忙上任。
或者有一些人,是原本就在任上。
只不過,他們原本只是城主,而現在直接變成市高官或者市長了而已。
接下來,各個省的長官,都陷入了忙碌之中。
這十五個行政省,三十個長官,都是跟隨皇上的老人了。
現在皇上念舊,封賜他們這么高的官職,將這么重要的位置交給他們。
要知道,他們現在一個省的大小,差不多相當于大唐的一個道了。
他們的職務,相當于大唐三分之一個節度使。
因為在大唐,節度使是軍政行政權力一把抓。
而在華夏國,他們只有軍政和行政權,都是單獨分開的。
皇上對他們是如此的信任,目前來說,他們十五個行政省的基礎條件,都是相差無幾的。
也就除了南部和東部,因為有兩個世家聯盟遺留下來的巨城,他們的起點稍微高一些。
其他十三個行政省,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而他們作為這些行政省的長官,如果最后他們的行政省發展的比別人慢的話,到時候,他們真的是沒臉見人了。
現在,他們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來發展他們的行政省。
當然了,他們面臨的問題,也是千頭萬緒。
首先,他們面臨的,就是官員嚴重不足的問題。
別說是下面的市區縣還有鄉里的官員了,就連他們行政省的官員,都是嚴重不足。
官員不足,很多工作,就很難開展。
他們必須暫時找人暫代工作。
等到朝廷的恩科考試之后,他們就能夠分配到一些官員,補充進去了。
當然了,這一次的恩科,能夠錄取的考生,數量一定非常之多。
畢竟,現在缺少的官員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也不可能泛濫到只要報名就能通過的地步。
第一次恩科的考題,相對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那些大唐的學子,是很容易就能考取的。
但是考取的數量,怕是也沒辦法滿足這么大的缺口。
因此,底層的,縣級的普通官員位置,還有鄉里的位置。
還有那些底層的位置,李愔決定,將權利下放到各個行政省。
由他們自己招收人員,可以采用推薦和選拔的方式,來補充官員。
當然了,官員的考核,仍然是朝廷吏部進行。
如果他們選取的官員,有大量不合格官員的話,那就證明,他們的選拔機制出現了問題。
選拔人,要負很大責任的。
現在因為人才缺失的厲害,李愔也只能采取考試和推薦相結合的辦法來選拔官員。
等到后期人才培訓機制完善之后,自然都是以考試來選取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