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日中休息之時,子與戶一戶二離“黃粱酒坊”,至無人處相見。
“怎樣,可問著了什么消息?”
“有!”
“與工友無事時閑談,恰巧聊到前幾年的賬夫,那些人知曉的果真還不少,還大方、好分享,好興致的娓娓道來,倒將這幾年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具體有些何事?”子迫不及待聽著。
“聽他們說,‘黃粱酒館’開館到今年年末正好十年,之前歷經起伏,嚴重時甚至出現大規模裁員,只剩下些年輕人,以減少開支,卻搞得底下人心惶惶,生怕被辭了去,畢竟雖然勞累、常受上級壓榨,但工資還是比種田謀生強了去,這種狀況持續了兩年之久。”
“到前前年,情況才有所好轉。‘黃粱酒’的銷量提升了很多,幾個部門又重新忙碌起來,但從那之后,周掌柜似乎比平日里更上心,辭去了干了六年之久的老賬夫,自己一筆一畫記起賬來,前前后后不比員工輕松。”
“或許是身體消耗嚴重,前年便又雇傭了新的賬夫——李賬夫。”
“為何選用新賬夫,而不采用之前六年之久的老熟人呢?”
“甄姑娘的疑問,我們恰好也問過了,得到的回復是說,那老賬夫年紀大了,做不動這些費腦子的活兒,其實之前,周掌柜也親自去請過,是那老賬夫自己不答應。”
“恐怕老賬夫熟知其中蹊蹺,是不想摻合到這泥濘里吧!”
“因被拒,周掌柜只得重新招攬人才,聘用告示一出,吸引了許多善于演算、經驗豐富的文客,都知周掌柜與地方官員商賈交好,爭先恐后想要綁著這個‘名人’,認識些朋友,為日后的出人頭地謀個出路。”
“李賬夫也便是其中之一。”
“不同的是,與其他老手相比,李賬夫不過是初出茅廬的秀才,且從未有過記賬經驗,年紀輕輕,比甄姑娘易容的面貌還要年輕個十歲。”
“那些個被篩掉的大人物們當初可是眼紅的不行,猜想他應是周掌柜的某位親戚,或是走了后門,而實際作坊的工友們卻告知我,他不過是貧苦人家出來的崽,讀書也是靠家族親信支撐起來的,而自身家庭卻是世代為農,也可以想到農民培養一個秀才的不易了。”
“大家都說是讀書和運氣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方可從貧民窟里掙脫出來,日后成為有錢有地位的人,卻不曾想,才兩年不到,就被投入了牢里去。”
“牢里?可是與‘黃粱酒館’的記賬有關?”
“確是如此!甄姑娘真是神機妙算啊!這都能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