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聽到二十萬美元的數字后,露出了驚疑不定的神情。他們震驚于二十萬這個數字,但并不知道美元的實際價值,所以才會感到疑惑。
有人忍不住問道:“牛秘書,二十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是多少錢啊?”
牛小強伸出了一個巴掌:“按照當前匯率計算,二十萬美元相當于五十萬人民幣。”
“嘶——!”
這些人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不敢相信自己將來還有機會掙到這么高的工資。
牛小強早就想好了他們的工作安排,短期內他準備把這些人安排到各個工廠,讓他們熟悉凹山的環境,也熟悉一下各個工廠的工作氛圍。等到他們對這里產生了一定的歸屬感,牛小強才會著手處理把他們送到國外進行深造的事情。
有人也許會覺得牛小強給與這些人的待遇太高了一些,這并非沒有原因。
牛小強創業至今,從一開始對市場的懵懵懂懂,到現在對市場的深刻理解,他的所見所聞讓他意識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這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技術。
在制造業領域,技術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只要你擁有技術優勢,你就能站在這個行業的頂端,獲得這個行業最大的那份利潤。
比如說雙驢頭采油機技術,這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強橫如哈里伯頓,在面對牛小強研發出來的雙驢頭采油機技術的時候,也顯得難以應付,不得不想方設法把這項技術搞到手。
說到實力,哈里伯頓的年營業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牛小強名下的采油機生產線不過只有區區數百萬美元的年產值,可即便如此,他也憑借著雙驢頭采油機的巨大技術優勢,威脅到了哈里伯頓在采油機行業的強勢領導者地位。由此可見技術的重要性。
不管是造汽車還是造摩托車,技術都是一個前提條件,沒有過人的技術,你的產品剛一下線就落后于別人,還怎么去跟別人爭呢?
為什么發達國家的汽車銷量那么好,中國人制造的汽車卻連走出國門都這么困難?歸根究底就是技術的落后造成的。
如果你的技術跟人家持平,即便你的質量差一點,你也可以通過低價策略贏得部分低端客戶。
可現實情況卻是你的技術遠不如別人,質量也不如別人,就算你把汽車賣成白菜價,最終也會無人問津。
沒有人愿意買一輛性能太差,并且容易經常出問題的汽車。雖然你開出的是白菜價,但后續修車的費用就足夠客戶喝一壺的了,算上這筆修車的費用,客戶其實是大虧特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