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琳娜顯得非常沉穩,她微微點頭:“有什么問題你盡管問吧。”
丁紅強收起笑容,語氣忐忑的問道:“凱琳娜總裁,關于獵人公司提出的高達三億五千萬美元的賠償要求,不知道是不是需要我們廠跟哈里伯頓平均分攤?”
他說到這里不等凱琳娜回答,就立馬接著說道:“您不要誤會,我們并不是想賴賬,而是想跟您陳述一個事實,雖然我們廠跟哈里伯頓名義上是合作伙伴,并且我們廠占據了合資工廠高達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但實際的利益分配卻根本就不是根據股份來確定的,您可能還不清楚,哈里伯頓掙到的才是大頭,至于我們津南石化機總廠,只是賺了一點蠅頭小利,既然大頭被哈里伯頓賺去了,獵人公司索要賠償的時候當然要進行區分,根據實際的得利情況來劃分賠償責任,您說對吧?”
凱琳娜來之前就聽牛小強介紹過相關情況,這些情況全都是張廣茂打聽到的,絕對真實可靠。
凱琳娜聽了牛小強的情況介紹后,當即就覺得很是不可理解。按照商業法則來講,誰占據的股份多,誰分配到的利益也會更多一些,沒想到津南石化機總廠卻反其道而行,他們明明占據了合資工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卻只收獲了雙驢頭采油機在國內的產生的利潤,至于廣大的國際市場,他們一分錢的利潤都沒拿到。
話說這是哪個蠢貨簽訂的協議?明擺著吃大虧的事情,居然還跟哈里伯頓簽訂了合約,這不是蠢貨的做法是什么?
當凱琳娜把自己的疑問提出來之后,牛小強笑著解釋道:“凱琳娜,你有所不知,津南石化機總廠之所以會跟哈里伯頓簽訂如此不平等的利益分配合同,主要是因為他們眼饞哈里伯頓在能源設備領域的高端技術,他們想讓哈里伯頓共享這些技術,因此才會在簽合同的時候做出這種看似很愚蠢的讓步的,當然了,津南石化機總廠還是太嫩了,或者說他們太過理想化了,以為像哈里伯頓這樣的國際能源設備供應巨頭肯定會遵守信用,殊不知越是大公司就越是霸道,哈里伯頓比津南石化機總廠強大太多了,津南石化機總廠根本就沒有跟對方平等合作的資格,因此直到現在,他們也沒有得到哈里伯頓的任何高端技術,算是被哈里伯頓給狠狠坑了一把。”
凱琳娜并未指責哈里伯頓的做法,她是商業管理和法律雙學士畢業的高材生,看待問題的角度跟普通人不同。也許普通人會指責哈里伯頓太過無恥,但凱琳娜卻不一樣。
在她看來,合同才是真正具有約束力的東西,無論簽訂合同的雙方有什么訴求,都應該在合同當中明確下來。這里所說的明確指的是越詳細越好,比如說你想獲得合作方的什么技術,應該寫得非常清楚,如此一來對方要是不履行合同,你就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討要公道。
如果在合同當中使用一些模糊的字眼和詞匯,對方賴賬的話你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追討損失,因為這種賴賬的行為并不會受到法律的制約。在美國人的眼里,只要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東西,那就是合法的,既然是合法的,你憑什么去指責人家?
說到底,美國人對于法律和道德是分得很清楚的,在商業領域,法律排在第一位,至于道德,這只是弱者的無病呻吟罷了。
因此凱琳娜用一句話總結了津南石化機總廠的教訓:“這完全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別人。”
牛小強并未對此發表個人意見,而是提醒凱琳娜,讓她在必要的時候給與津南石化機總廠一絲希望,不要把對方逼到絕境。
(感謝書友“161107222918986”的打賞支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