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修前去天策府了,這幾個癡頑之人,做不得正事?除了晉王、阮修,其他人怕是難以說動。”
柳中庸嘆道:“我們自往天策府。”
天策府在中條山中,過軹關、夏墟,在解池入山即可。傅巖在陜縣中條山圣人澗上,兩山之峽,曲岸廻巒,即傅說版筑處,東西兩山環拱,廻巘列屏,馬跑泉之源有洞,洞下復有二泉合流,嵌石瀠洄,古木參天,巖嶂屏影,澗水環抱,蒼巖翠崿,曲岸同巒,洵異境也,尤其冬季雪后景致殊絕,稱為“傅巖霽雪”。
柳中庸、張郁青抵達天策府,谷內文士聚集正在高談闊論。
“在下華陰楊逸飛。”
“原來是九變玉徽楊逸飛,幸會幸會。敝人滎陽鄭經綸”
“閣下就是滎陽鄭家三公子,久仰大名。敢問兄臺可是前往蒲州參加詩劍大會。”
“正是。”
楊逸飛道:“長嘯門此番詩劍大會定是豪放派、風骨派、江湖派為首,婉約派、醇雅派、山水派為中,花間派、游仙派、鴛鴦蝴蝶派為末。”
鄭經綸道:“何出此言啊?”
“豪放派上承詩仙之豪邁,中接曹公之剛健,下起范公之雄闊,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
旁桌一名小胡子文士道:“只怕近世作詞者不曉音律,乃故為豪放不羈之語,遂借上古諸賢自諉爾。”
楊逸飛道:“閣下貴姓?”
“滎陽鄭經綸。”
“原來是滎陽鄭家,素聞五姓七家才子輩出,愿聞閣下高論。”
鄭經綸道:“豪放派好邊塞刀兵、鐵馬冰河,名句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為尊。風骨派好建功立業,憂國憂民,名句有‘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江湖派好任俠好義,仗劍攜酒,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為尊。”
楊逸飛道:“妙哉!妙哉!”
鄭經綸道:“婉約派好兒女風情,離愁別緒,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為尊。醇雅派好音律唱腔,自抒心意,以‘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尊。“山水田園派好游山玩水,田園生活,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