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成詩云:“久客心常醉,高樓日漸低。黃河經海內,華岳鎮關西。去遠千帆小,來遲獨鳥迷。終年不得意,空覺負東溪。”
濮陽興其詩云:“古堞憑空,煙霏外危樓高矗。人道是上古遺址,至今相續。夢斷繁華無覓處,朱甍碧空陳跡。問長河都不管興亡,東流急。儂本是,乘槎客。因一念,仙凡隔。向人間俯仰,已成今昔。條華橫陳供望眼,水天上下涵空碧。對西風、舞袖障飛塵,滄溟窄。”
次日,眾人沿黃河向北,轉至汾河,來到汾陰脽后土祠。后土祠擴建為氣勢宏偉的建筑群,包含山門、舞臺、獻殿、正殿、東西五虎殿、秋風樓等。秋風樓為標志性三層飛檐閣樓,位于正殿之后,樓高十丈,四周回廊,檐下斗拱結構古樸精美,形制巍峨勁秀,下部有高大的臺基,即掃地壇,
第三日,眾人登臨秋風樓,聽司鴻圖傳授劍道。
司鴻圖云:“老夫與劍神風無痕、劍仙向九塵、劍魔蕭西樓論劍七七四十九日,將天下各門各派劍法劃分《二十四品》,分別是雄渾、沖淡、纖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
“雄渾劍論曰: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勁健劍論: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云連風。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天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御之以終,真乃劍中之妙也……”
司鴻圖為眾人演示各派劍法區別,眾人潛心默記,頓悟劍道之奧妙。
自晉王親自主持長嘯門的詩劍大會,長嘯門得天策府、呂梁、河東群雄擁持,更加名頭響亮,肅清地界,維一方平安。
詩劍大會之后,張郁青滯留長嘯門三日,忽聞西河霍山派郭公仲和上黨鹵公孺快馬來拜。華夏五鎮名山各有門派,青州東鎮沂山獅子寨、越州南鎮會稽山越女劍、扶風郡西鎮吳山星羅道、北鎮閭山造化老人、中鎮霍山西河霍山派。這西河霍山派便是晉地武林之尊,郭公仲更是晉地江湖第一人。
郭公仲淳厚剛直,堅毅木納,進門先施禮道:“西河霍山派郭公仲拜見諸位。”
郇瑕卿書道:“郭大俠遠途來訪是為何故?”
郭公仲道:“匈奴入我河東山西之地,諸位可有心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
郇瑕卿書道:“郭大俠何出此言?”
郭公仲道:“韓歸夏率部入駐忻州和太原一代,其所率稽胡王部、狼孟王部皆匈奴種,圖我華夏江山,我統帥河東山西群雄欲劫持其女為質,諸位可有意參加。”
司鴻圖道:“方今西羌、匈奴之禍,暴兵數載,征戍之勞,勞師十萬,水旱之害,薦饑累荒,疫癘之災,札瘥夭昏。兇逆既戮,悔惡初附,且款且畏,咸懷危懼,百姓愁苦,異人同慮,望寧息之有期,若枯旱之思雨露,誠宜鎮之以安豫。而子方欲作役起徒,興功造事,使疲悴之眾,徙自猜之寇,以無谷之人,遷乏食之虜,恐勢盡力屈,緒業不卒,胡羌離散,心不可一,前害未及弭,而后變復橫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