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黃河乃安,自春秋以降,復患日久,至匜朝先決于酸棗,后決于金堤,再破館陶,北成黃澤、屯氏河,東淤成黃泛平原。至今黃泛五年而不能治。
匜朝元初十年,瓠子河決口,洪水泛濫于淮泗之間,水淹十六郡。豫兗青徐四州諸君太守不能治,
從鴻溝以東,芒山、碭山以北,直到巨野,乃梁宋之地。定陶、睢陽為都會。唐堯葬于成陽,虞舜漁于雷澤,商湯曾都于毫。這一帶民俗還存有先王遺風,寬厚莊重。
兩百萬民的則數派組成了民間隧營,三十萬民眾自發起來。雷澤、大野澤、孟渚澤、菏澤、芒碭澤之間黎民自發治水。中州大俠王天縱率領藪澤幫等,奔走于濮陽、定陶、睢陽、亳州之間,激發了強宗豪右的顧念鄉黨之心,升斗小民皆發動起來。王天縱率眾負薪窴決口,但決口廣百步,深五丈,水流湍急,一時無奈,只得遷徙流民。。
夜間,柳之詠秘密拜會王天縱,告之聚賢莊慘案真情。
王天縱道:“此事,我頗有懷疑。柳公子出自望族,受教于名門,泗水鼎不過虛妄之說。柳公子何至于行此歹毒之事。但十二連環塢的洪昭陽咬定柳公子之罪,張公佐無力辯駁,公梁赤公告江湖逐出師門。”
柳之詠道:“請盟主救我。”
“我已令我徒秘密調查此事,查出洪昭陽暗中勾結淮南王,掌控十二連環塢,圖謀壞我四州武林盟會。只是如今洪水肆虐兩千里,老夫苦于治水,諸多事宜耽擱了。這些時日,你以面具遮面,跟隨我身邊,無人敢質疑老朽,可保你一時周全。”
柳之詠拜謝:“盟主憂國憂民,安敢不附驥尾后,為牛馬走。”
柳詠陪同王天縱北上,察視洪水之道,至定陶。定陶位居四方車馬舟揖交錯之地,“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定陶北有雷澤,南有菏澤,東有大野澤,濮水、濟水、瓠子河、菏水交錯,乃洪水南泛之首沖。
雷澤自古鼉龍繁盛,水患置后,四處漫游,屠殺黎民。王天縱指揮眾人,驅殺鼉龍,再復治水。宿于雷澤幫孫興的別宅,柳之詠為其貼身護衛。
忽而窗外傳來歌聲:“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慮殫為河。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魚弗郁兮柏冬日。正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游。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皇謂河公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嚙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反兮水維緩。”
這歌聲唱的是瓠子河決口,巨野澤溢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