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至嵩山必過緱山,相傳西王母姓緱曾在此修練,故得名緱氏山,后簡稱緱山,周時又稱“撫父堆”。緱山孤峰突出,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飲鶴池。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笙歌伊洛,擬音鳳響,以嵩山道士浮丘公為師,后乘白鶴駐緱山,明月弄簫,升仙而去。王子晉留有玉簫,緱氏以玉簫為圣物,而立玉簫門。嵩山浮丘公曾以天降隕鐵造鐵劍,傳人以鐵劍為圣物,立鐵劍門。玉簫鐵劍淵源甚深,并立嵩岳。
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穎水、箕山,左有太室山俊極峰,又有少室山連天峰,嵩高惟岳,尊位中天,雄冠四岳,體勢之峭,峻極于層霄,登臨封頂,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峰壑千重,山嵐縹緲。嵩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傳說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涂山氏之妹棲于此,故山名謂"少室"。少室若蓮,三十六峰山巒參差,匍匐蜿蜒,溝壑縱橫,蔚為壯觀,從山南北望,山峰疊壓,狀如千葉舒蓮,又稱“九頂蓮花山”。連天峰山勢險峻,立如斧劈,隱于嵩山深處,山脊斷崖無路徑可尋,尋仙者多次尋覓而迷失未能抵達。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有飲馬池供萬人飲用,浮丘公的傳人元丹曾率反秦義軍曾駐兵于此,故又稱“御寨山”。秦滅后,元丹于山北五乳峰下修道傳武,山門造一大劍,長一丈二尺,鎮劍口山,江湖稱之為鐵劍門。
一行過軒轅關十二渠道,卻見靈玉太真、司馬昱一行。
方子語問:“太真緣何在此地?”
“再開月旦評,品評舉薦人才。”
方子語道:“我還以為太真與才子司馬昱同游嵩山美景呢?”
“他呀!圣上意欲封禪嵩山,他封了圣諭,清掃山道,修筑封禪臺呢!恰巧同行罷了。”
風過庭道:“剛剛封禪泰山,緣何又封禪嵩山?”
“你們去問問右相李適之,還有太常寺、欽天監那群家伙吧!皇帝還要祭祀汾陰后土祠、西岳太華山呢!”
風過庭怒道:“這群國賊竟是如此蠱惑媚上,太真何不勸諫圣上?”
靈玉太真道:“前面就是司馬家第一能言善辯的才子!你敢去直面斥責他么?”
風過庭搖頭道:“我一個待詔翰林,腹謗而已。”
靈玉太真笑道:“你都不敢斥責一個太常寺評事,我一個修道女子又如何敢掃了天子的興,圣上又不是沒有逼死過自己的女兒。”
靈玉太真所言,乃是河內公主不愿和親,私自逃亡,而被皇帝處死的事情。此事內情甚秘,匈奴王子指定要河內公主和親,公主不愿。天子曰皇室以國為家,要她務必和親。公主寧死不從,后天子得知公主與探花郎程森一見鐘情,相知相戀,遂罷免程森太常寺太樂博士之職,腰斬棄市,公主聞訊投湖自盡。這些事皆皇家秘聞,風過庭也不敢多言。
靈玉太真道:“聽說你的意中人莫愁自盡,我也替你傷感!你消瘦許多。”
風過庭臉色突然黯淡,盡是悲戚哀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