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平昭侯景府。
門房來報的時候,平昭侯府一家正在吃晚飯。
一家人都聚在景老夫人的“梨苑”里,入冬以來,景老夫人身體一直不太爽利,今日,難得有些精神頭,一家人除了平昭侯世子景翊當職不在,其他人皆悉數在場,景老夫人坐在主位,左首是平昭侯景懷山,景懷山身邊坐著繼妻王氏,旁邊是王氏七歲的兒子景致。
景老夫人右首是次子景懷義,景懷義身邊是妻子齊氏,然后是二房嫡長子景佶,次子景信,嫡女景緦,側室李氏和庶女景繡。
景老夫人接過門房遞過來的一根簪子,那是根墨玉簪,玉質細膩,簪頭是個楓葉的形狀,眾人見到這支玉簪皆是一驚,這楓葉玉簪是景府舊物,本是一對,是當時老太爺命人刻的,因為景老夫人的名字里有個“楓”字,后來,景老夫人傳給了兩個媳婦,一支在老二媳婦齊氏手里,另一支給了平昭侯景懷山元配鄧氏,而鄧氏早已身故。
景老夫人一下子從椅子里站了起來,“拿簪子過來的是什么人?”
“是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門房答道。
“快……快把人請進來。”景老夫人的聲音有點抖。
小姑娘一身窄袖的黑色錦衣,袖口、前襟及衣擺上繡著暗紅色的火焰紋,腰上的襟帶很寬,用同樣的暗紅色繡線緄著邊,繡紋無比精致,一看就知道出自京都“彩衣閣”,這一身不便宜,顯然是來侯府前剛買的,腰間掛了顆雞蛋大小的珠子,散發著如燭火般的暖光,看著價值不菲。
景老夫人仔細地打量著小姑娘,個子有些瘦小,尤其一身黑色更顯單薄,頭發高高束起并入一個黃岡玉扣中,編成一條長長的辮子垂在身后,十分干練利落,幾縷發絲隨意地垂在額邊和鬢邊,又覺嬌俏可愛,小臉長得過于秀氣,比起京都里的姑娘膚色略有些黑,未施粉黛,不及景繡漂亮,不及景緦溫婉。
雙眸色澤很深,如碧波幽潭,很是靈動,小小年紀竟渾身上下透著幾分凌厲,幾分銳利,幾分狠戾,幾分乖戾。
景老夫人當即眼睛就紅了。
“丫頭,這簪子哪里來的?”
“偷的。”小姑娘答得很隨意。
景老夫人一噎,眾人一愕,接不去了。
侯府里的人或是與侯府親近的人都知道,平昭侯景懷山還有個嫡長女,閨名景颯,與嫡長子景翊都是元配夫人鄧氏所生。
鄧氏閨名鄧姿,出自大晟四大國公府之一,鄧國公府,鄧氏一門本是大晟望族,也曾名將如云,因大晟早年的征戰以至人丁凋零,如今的鄧國公是鄧姿的哥哥鄧英,鄧家嫡系也僅余此一脈。
十六年前,景颯出生在景懷山攻溁城的戰場上,當時的景懷山還未封侯,景夫人鄧姿,將門虎女,是大晟唯一一個有蘭亭都尉官銜的幗國女將,景懷山取勝的好幾場戰役都有鄧姿的功勞,單論武藝,還尤勝景懷山一籌。
溁城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奪溁城是場硬仗,懷孕已足七月的鄧姿十分憂心景懷山,仍是拖著沉重的身子與夫君一同出戰,最終仍是不支提前分娩,據說當時十分也兇險,幸得當時一游方道人路過出手相助,鄧姿七月產女,母女平安。
那道人自稱逍遙子,說小姐先天不足,命格有異,若是留在父母身邊不出一年便會夭折。
鄧姿自然是向逍遙子尋求破解之法。
逍遙子說,小姐與道有緣,愿收她為關門弟子,十六年后,讓小姐父親于邑周山清山觀,接她下山便可。
鄧姿萬般不舍,拔下頭上的楓葉形狀的墨玉簪交與逍遙子,告知逍遙子孩子閨名景颯,十六年后夫婦二人定親上邑周山清山觀接回孩子。
最終,景懷山拿下了溁城,鄧姿卻因為身體虧損得太厲害撒手人寰,沒有再見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