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蔡知州蘇在方當然也惹不起,他正是當朝宰相蔡京的長子,奸臣蔡攸,歷史上是個不依靠他老子也吃得開的人。
最初時候身為長子是和蔡京關系很好的人,不過到后面也是敢和他爹叫板爭權爭寵的人。蔡京的仕途也并不一帆風順,經歷了多次罷相真空期,不過如同蹺蹺板一樣,蔡京下去的時候相反蔡攸這家伙最有風頭,在支撐蔡家。
不過不知道為毛他現在會在池州做官?
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前陣子蔡京罷相后,趙挺之相爺猛烈打擊蔡系黨羽,導致蔡攸被貶到這里做官。
歷史上趙挺之的確這么干了,定向整頓。只要是蔡京的人和政策,不分青紅皂白一刀切,全部廢止趕走,把政治弄的一團混亂。
關于蔡攸在這里執政的第二個解釋,也可以是現在他和老爹蔡京還是蜜月期,上陣不離父子兵,東南尤其池州作為命脈錢政基本盤所在,特殊時期老蔡相爺把兒子放在這里,也可以解釋得通。
蘇在方早知道今天蔡攸會來,也提前有所準備,便將袖中的一份策論拿出來遞上道:“知州相公,這是學生游學池州以來多番觀察思考,一些對池州的所見所聞和建言,請知州相公指點過目。”
蔡攸心里有些煩,尋思你這紈绔子弟在這里游學,分明是為了張紀?以及本官那女兒,還以為別人不知道啊。
不過礙于面子,這里又是書院,這些文縐縐的書生學子的確就喜歡這么干,朝代也有這樣的傳統,于是蔡攸只得勉強接了過來。
隨意的翻看兩頁后,蔡攸不禁大皺眉頭。
又看了三頁,蔡攸漫不經心的道,“這就是蘇公子對州衙的建言?”
蘇在方也略微感覺有些不對,但是一想這就是他那寶貝女兒的思路,朝中也開始有些傳言說蔡攸蔡京父子相互有了分歧和心病的?
蘇在方繼續硬著頭皮道,“知州相公明見,池州治下山寨林立,現在已經到了明目張膽之地步,大幅影響到了池州經濟民生,如若不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對知州相公為官一任的名聲不利……”
蔡攸漫不經心的道:“你覺得本州的名聲和政績需要依靠這維護?”
“那是自然。為官一任則需造福一方,這也是我爺爺經常掛在嘴邊訴說的。”蘇在方很自信。
蔡攸不置可否,想了想低聲問道:“所以蘇老他在朝為官,而整個大宋也山寨林立,城市中幫派更是多如牛毛。照這推論,蘇老的政績和名聲就受到影響了?”
“額這……”蘇在方有些尷尬,“知州大人怎能這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