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竅”之境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明竅”,第二階“開竅”,第三階“煉竅”,三階既成,則“得竅”之境圓滿。
人體數百穴竅,皆隱藏于身而不顯,“明竅”之法就是將《真人太素經》道法修煉所需的穴竅一一顯明,讓人一目了然。而人身穴竅天生處于半封閉狀態,需要以自身真氣不斷溫養磨煉,才能讓其完全開啟,為《真人太素經》修真所用,此之謂“開竅”。
目前“明竅”之法點明的第一竅即是絳宮,也就是膻中穴。膻中穴作為“八會穴”中“氣會”之所在,是全身至關重要的關鍵穴竅之一。人體內有數個重要穴竅,而“八會穴”乃臟、腑、氣、血、筋、脈、骨、髓八者精氣會聚之地,顯然是重中之重,其中“腑會”太倉、“臟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俞、“骨會”大椎、“脈會”太淵,而“氣會”正是膻中。
“氣會”膻中穴位于兩乳之間,氣機匯聚之所,為“藏氣之府”。修真道法納氣煉化之所多在下丹田之處,俗稱“氣海”。但《真人太素經》的“氣海”所在卻是膻中穴,這是林朗月修煉此法門的真氣之源,又稱“心湖”,納氣煉真所化之氣皆聚于此。
膻中穴作為“八會穴”中之一,亦是《真人太素經》這部道法的“總竅”,乃百氣匯聚之所在,真氣流轉之樞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受個人資質及所修功法所限,氣海容納之力皆有定數,然而如果林朗月能依此道法煉化膻中穴,可令此穴竅的藏氣之能數倍增加,氣機運轉更加圓融無礙,而“八會穴”其他“七會”穴竅亦各有妙處。
這縷真氣在絳宮之中誕生之后,立刻圍繞那枚“人字符文”隨之慢慢旋轉,同時林朗月引靈納氣的速度明顯快了一絲。林朗月凝神修法,輕吞慢吐,云龍山巔的天地靈氣被他徐徐引入體內,不斷被《真人太素經》的煉氣之法煉化,轉化為真氣之后匯入“人字符”周圍。人字符周邊的真氣原本僅有絲絲縷縷,稀薄無比,一段時間后氤氤氳氳,如云霧一般。
林朗月繼續引氣入體,將天地靈氣不斷煉化為真氣,而后皆流往絳宮之中,那真氣依附在人字符文周邊,隨著符文旋轉個不停,宛如渦流一般,這種景象像極了他識海之中那枚太玄符文和其周邊的星云漩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