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凌淵好像發現了什么,之后總是躲著寧夏,目光也不再時不時落在她身上,面容冷漠……
寧夏一點沒有察覺凌淵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依舊自己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這天,寧夏躲在房間里,將凌淵給的那袋銀子拿了出來,將銀子倒在桌面上……
“咔噠……”
銀子相互碰撞的聲音,清澈又悅耳。
寧夏看著鋪滿的桌面,這袋子里面全是銀子,沒有銅幣,一塊一塊數下來……
這里竟然有整整四十兩銀子,難怪那么鼓……
寧夏準備帶著銀子去村子里找人在院子里打一口井,這樣方便取水。
她前些日子已經將抽水的泵的設計圖紙畫好了,只需要拿照著圖紙,做一個出來就行了。
只是礙于現在沒有合適的材料做,本來她想要用鐵做的,但她不會打鐵,而且鐵也不能私自買賣,只是犯法的。
寧夏只好放棄,準備上山去砍些合適的木頭做。
在這之前,她需要找人來將井給打好……
清晨,啟明星升起于東方,秋月的草原,是露水清新、鳥兒蜿轉。
東方露白之時,遠處傳來清晨第一聲雞鳴,初秋的寒意隨薄霧自窗外瀉入,沁浸重衣,隨著太陽的升起,霧氣也消退。
吃過早飯后,寧夏對著幾個孩子說道,
“我今天要去村子里,有人要跟著去嗎?”
凌義搖了搖頭,“我不去了。”
他還要看《三國演義》,前些日子,書本被凌博霸占著,他都沒有看到最新的那幾回。
凌博伸了伸懶腰,一聽寧夏要下山,進村子,頓時來了精神,一馬當先道,“我去。”
“我也要去。”凌天也跳出來。
最后敲定,凌博凌天凌安三人跟著寧夏去,凌義凌云和凌淵三人留在家里。
凌淵站在院門口,目送四人離開,眸色沉了沉,藏在衣袖下的手,不自覺捏了捏。
他這陣子一直在躲著她,她會不會多想……
可他……
他什么都不記得了……
但想到那日醒來,在錢袋子里發現的那張紙條,他收回了心神……
他的身份……
……
這邊離開的寧夏可不知道,反派他爹活躍的內心,她心里還在盤算著,等請人來打井后,明天再去一趟鎮上,采購一番。
手里拽著大把銀子,不拿出來用,也太可惜了些……
寧夏帶著三個孩子走進村里,路上的村民看到寧夏后,好些認定寧夏的,都會點頭打招呼。
寧夏笑著一一回應。
“是啊,來找村長問些事……”
“凌家小娘子,吃飯了嗎?怎么下山來了……”
寧夏不厭其煩地一一解釋,看著村民們臉上重新露出來,那一張張充滿生機的笑臉,寧夏也一陣歡喜。
莊稼豐收了,村民們也有了期盼……
寧夏看著眼前一張張生機勃勃的面孔,實在難以想象,她記得書中有一段情節……
那三年旱災,書里是這樣描寫的……
城外災民難民聚集的青山頭,整片山的樹木皆被剝皮,大雪覆蓋下的草根也被掘出……
高粱桿、稻草、麥桿,甚至棉襖里的棉花,都成了救命的糧食……
災民難民們把它們碾碎,摻水熬大半天,能夠熬出些淀粉來……
如今,寧夏想著一路走過來,那一幕幕場景……
秋高氣爽,長虹貫日。田野里,秋收正忙,山坳中一片燦爛金黃……
高梁桿兒上都擺起蠟黃炸頂的一頭穗子,一顆顆高梁谷粒結得硬邦邦的,谷桿兒上的苞葉已經失色,干巴巴,白花花的,露出一根一根朝天撅著的苞谷,黃燦燦的,吐著飽滿的顆粒……
寧夏只需一抬頭,一眼望去,無際的稻田,在陽光下異常鮮綠茂盛……
稻香里,夾著清晨潮濕的露水氣,還有新鮮的泥土味,一看便知道,這是豐衣足的好兆頭……
寧夏放開幾個孩子,叮囑道,“你們去玩,不要跑太遠,記得在村口等我,我去找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