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目自從被趙云擒獲后,衛安既不招降也不殺他,就一直把他關著晾著。
李大目見衛安優待俘虜,心中甚是感動,便主動歸降了衛安,
李大目歸降后便一直待在常沙軍中,耳濡目染,對常沙軍的作戰能力深為折服,更對常沙軍救人救天下的理念甚為贊同。
李大目率眾來到城門下,對城門上大喊道:
“快開城門,我乃黑山李大目。”
城頭上一名將領看了看城下,問城頭守衛道:
“有誰認得這李大目,過來看一看是不是他”。
旁邊一人說道:
“是李大目兄弟,我認得他,白面無須大眼睛,沒錯,是他。”
“大目兄弟從何處而來,來此有何貴干嗎?”城上守將遲疑的問道。
“你娘的,老子來傳天師將令,方才遇官軍一番惡戰,搶了嚴政尸首回來。”李大目用手遮著刺目的太陽,“這撥官軍太強悍,我五千兄弟就只剩這點人了,快開城門啊兄弟。”
李大目見城上沒有動靜,便接著道:
“大目有要事稟報張將軍,待官軍追來就來不及了,快快打開城門。”
城上那員將領心道,我們昨日與官軍一戰全軍覆沒,你這算好的了。
當下朝城下望了望,果然見嚴政尸體被拖在一輛板車上。
又見遠處已有官軍追來,便不再猶豫,忙下令開城門放李大目進城。
關羽見城門已開,心中暗喜,率領漢武軍士卒魚貫而入。
只見關羽手中漢武刀左右揮砍,如同砍瓜切菜,一時擋者披靡,口中大喊著:
“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眾漢武將士也跟隨一起大喊:
“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城門守卒沒有絲毫準備,刀還沒拔出就被砍翻在地。
聞訊趕來的士卒來不及關上城門,也被涌入城門的漢武軍一一控制。
隨著降者不殺的大喊,眾黃巾軍大都伏地請降。
一時之間城中大亂,反抗者或被斬殺或被控制。
張寶正在府中休息,聞聽親兵來報,命人牽來戰馬,穿戴整齊,奔城門而去。
“將軍,東門已失,官軍追來了,快去西門,屬下為你抵擋一陣。”
張寶手下大將廖化揮舞著手中大刀,與官軍殺在了一處。
關羽見張寶要逃,搭弓便是一箭射出,正中張寶左臂,張寶吃疼伏在馬背之上,拍馬奔西門逃去。
關羽從親衛手中牽過赤兔馬,提著青龍偃月刀緊追不舍。
張寶見關羽速度極快,知其難以逃脫,遂挺起手中長槍奔關羽而來。
“賊人哪里逃!”
關羽一招力劈華山,青龍偃月刀直奔張寶面門劈來。
關羽速度極快,眼見就要將張寶劈落馬下,又迅速變劈為拍。
張寶一愣神的瞬間,被關羽一刀拍下馬來,命左右上前綁了。
漢武軍士氣如虹,眾人齊聲大喊:
“張寶被擒,降者不殺!張寶被擒,降者不殺!”
廖化見張寶被擒,揮舞大刀來救,被關羽攔住去路。
“張寶被擒,何不早降!”
廖化道:
“想要廖某投降,先問過我這手中大刀。”
說罷揮舞大刀直奔關羽殺來,兩人兩騎戰到一處,戰至四十回合,廖化漸漸落于下風。
廖化手中大刀乃是祖傳寶刀,竟有多處被砍成鋸齒狀,心中駭然。
只見關羽一刀又一刀連綿不絕,知道自己不是敵手。
眼見一刀劈來,避無可避之際,棄刀于地道:
“死于將軍之手,廖化無憾亦!”。
但見關羽刀風拂面,刀卻停在半空之中。
“某乃關羽關云長,見你忠勇可嘉,武力過人,勸你早日棄暗投明吧。”關羽橫刀立馬,威風凜凜,“常沙軍主帥乃是我家四弟,我家四弟悲天憫人,以救人救天下為己任,此時正求賢若渴。”
關羽見廖化似有所動,接著勸道:
“若將軍能棄暗投明,將來定能一展所長,也不枉廢你那一身武藝。”
廖化對關羽的武藝甚是佩服,又見關羽言辭懇切,便道:
“謝將軍不殺之恩,既如此,廖化愿投降將軍。”
說完廖化下馬便拜。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