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愛卿,快快平身吧,希望你上任以后,查出殺害王愛卿的兇手,嚴懲不貸!”
衛安楞了一下,沒想到劉宏對王睿之死還是在意的。
衛安垂首而拜道:
“臣遵命!臣一定查明兇手,嚴懲不貸!”
即便皇帝不下令,衛安也沒打算放過兇手。
衛安暗暗下定了決心,既然自己來到了這亂世,那就要在這亂世立個規則出來!
劉宏伸手虛抬了一下,又道:
“明日就是重陽節了,衛愛卿精于詩詞歌賦,不如就以重陽節為題,在這朝堂之上賦詩一首如何。”
一眾大臣聞言都是議論紛紛。
在這朝堂之上,當場命題,當場作詩,還從未有過。
這要是做不出,駁了圣上的雅興,可就是欺君之罪!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幸災樂禍的有之,等待觀望者有之。
衛安拱了拱手道:
“臣遵命!”
只見衛安在這大殿之上慢慢踱著步子,低頭沉吟半響。
邁至第七步的時候,只見衛安朗聲道:“《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七步成詩!?
此詩一出,一眾朝臣無不震驚。
此詩的前四句乃是寫景,了了四句,仿佛一幅畫卷般,悲秋的氣氛便展現在了眾人面前。
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了體現,并著重渲染整個秋天的氣氛。
后四句乃是抒情,衛安憂國傷時的情操,躍然紙上。
這首詩乃是杜甫登頂之神作,被后世譽為“七律之冠。”
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眾人都忘了評論。
半響過后,劉宏才喊了一聲好!
一眾朝臣這才反應過來,紛紛稱贊起來。
劉宏命太監取來筆墨。
衛安揮毫而就,把這首《登高》寫了下來。
但見那字:筆走龍蛇、行云流水、鐵畫銀鉤、鸞飄鳳泊。
衛安寫完,幾個太監小心的上前來吹干了墨跡,才捧到了劉宏面前。
劉宏見字寫得龍飛鳳舞,如獲至寶,君心大悅!
劉宏從身上摘下一塊玉佩遞予太監道:
“衛愛卿,這塊玉佩,是朕貼身之物,陪伴朕幾十年了,此去荊州,你我君臣不知何時能得一見了,就讓這塊玉佩陪在愛卿身邊吧。”
說完劉宏暗自傷感起來。
衛安接過了太監捧過來的玉佩,跪地而泣道:
“皇上......”
此時的衛安也動了真情,哭的不能自已,那還能說的出來話。
劉宏這是把自己當成了知己了,想到幾年后皇帝就會歸天,此去荊州,可能就是永別,衛安更是傷感,便哭的更甚了。
張讓等幾人見狀,都上前勸說,也都忍不住的跟著哭了起來。
哭了半晌,衛安道:
“臣此番離京,不能君前侍奉,皇上可要保重龍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