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那么傻,羅馬人故意限制了希爾馬的數量,就是要造成物以稀為貴的樣子,要不然交易數量,還能增加幾倍上十倍,畢竟對于一個帝國來說,幾萬的馬匹,還不是太大問題。
馬匹和戰馬,完全是兩個概念,如今羅馬可沒有馬蹄鐵,那些馬蹄受損的馬匹,只能作為運輸馬匹。
戰馬的馬蹄,經過長時間奔跑,踏中石頭或者戰場的武器,就會裂蹄。
就像人一樣,腳下有傷口,肯定沒法跑,傷口愈合以后,也只能慢慢行走,畢竟傷口愈合,會形成傷疤。
如果在其他部位還沒有影響,但是在腳上,一踏中硬的地方,傷疤就會有痛感,而且也很容易開裂。
對于大武來說,這些就是些小問題,把馬蹄清理一下,安裝上馬蹄鐵,就完全不影響受傷的戰馬,然后可以再次踏上戰場。這就是大武成熟的技術,所帶來的優勢。
二十多萬大軍,全騎兵出征,這在中原,還是首次,要知道這二十多萬大軍,出動的戰馬,那可是三十多萬匹啊。
戰馬,對于騎兵來說,只有作戰和奔襲的時候,才會騎的,平時最多把包裹,放在馬背上,重騎兵需要兩匹戰馬,一匹是奔襲的時候騎的,一匹是進入戰場的時候騎的。
各地早已建立義倉,隴右道自然也不例外,這次糧草,就會調用義倉的糧草,然后由其他地方補進來,這也是大軍行進迅速的一個原因。
再加上十萬的民夫,運送的物資,可以說到達高昌的物資,非常充足。
眼見大武到來,沙赫巴勒茲立即安排人打探具體消息,作為一個優秀的統帥,他雖然自信,不過并不會自大。
只不過這一次沙赫巴勒茲感覺非常吃驚,他們的斥候,完全不是大武的對手。
兩軍對壘,最先交手的就是斥候,這么大的戰爭,最少也得封鎖上百里地,斥候至少分布到一百五十里以外,以防敵方出奇兵偷襲。
斥候都是軍隊中的精銳,像馬忠率領的墨羽衛,那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雖然如此大軍,只占據斥候中的少部分,不過這也足夠波斯聯軍受的了。
裝備上,大武的鋼臂長弓,射程更遠,箭術也是軍中神射。
相比起來,波斯聯軍就差了不少,這主要還是生活緣故,大武的士卒,雖然也要屯田,不過在訓練上,并沒有落下,長期訓練,加上營養更好,體魄上就好了一大截。
如今大武的士卒,沒有一個,是滿臉菜色的,個個都有一身腱子肉,特別是軍中的那些精銳,牛高馬大,一身彪悍氣息,撲面而來。
想想就知道,一個是吃糠咽菜,一個是天天雞蛋鮮奶,真正的鮮奶,士卒親手從羊身上,擠下來的。
大戰還沒有正式開始,各方斥候,就開始節節敗退,聯軍的斥候,每天都有三成回不去,這讓沙赫巴勒茲非常不滿。
另外攻打周泰的匈奴兵團,也一直沒有勝利的消息傳來,他實在不明白,五萬人攻打一個小城,居然毫無進展。
當然!沙赫巴勒茲不知道,守護周泰城的是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