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很簡便,但不簡單。
張宣盯著古聲古色的桌椅看了一陣,心都揪了下。
他娘的,桌椅竟然是全紅木打造的。
曹茉似乎是特別愛好茶藝,武夷烏龍茶一系列規范禮儀下來,張宣人都快等暈了。
許久后,曹茉端了一杯放張宣跟前,語氣隨之輕松詼諧地說:“尊貴的客人,請飲茶。”
“謝謝。”
張宣不敢怠慢,把老男人最深切的內涵拿了出來。
品了品:味道還不錯,入口細膩,有水蜜桃和蘭花的香氣,味道清爽。
像模像樣砸吧幾秒,張宣笑著頷首:“好茶。”
見張宣一副有文化底蘊的樣子,曹茉也不知道他是真品出來了,還是跟自己客套。
但觀其氣質和手筆下的“風聲”,曹茉認為張宣不似作假,笑容不由咧開了幾分。
喝茶聊天花了足足一個多小時。
為了應付這硬茬子,張宣把前生的文化積累都拿出來了,三人天文地理、人文風貌好一通扯。
奶奶個熊,跟一肚子墨水的女人扯淡,累死個人。
結賬要離開時,逮著機會,李梅悄悄問:“我這老板怎么樣?”
曹茉點頭:“名副其實,是個天才。”
李梅開心笑笑,拿著匯款單走了。
外面,張宣問:“到手了?”
李梅把匯款單遞給張宣:“每頓利潤30元,4個月20萬噸,到手600萬。”
接著不等張宣回話,李梅就用商量的口氣說:“根據雙方以往的默契,我打算拿出20萬元上下打點。”
回扣嘛,千百年來都是如此,張宣自然沒意見。
見張宣同意,李梅隨后又說:“我跟曹茉是多年的朋友,如果你需要用錢的話,簽完合同后,我們可以預支下一單的利潤。”
張宣秒懂,“商業承兌匯票?”
李梅回答道:“是,報社不差錢。”
張宣當然知道這年頭的報社不差錢,緊著問:“貼息幾個點?”
李梅豎起2根手指:“只要放棄2個點,可以提前把錢從銀行取出來挪做它用。”
聽到只有2個點,張宣不由再再再次高看她幾分,這女人的人脈和手腕可以啊,果然厲害。
張宣想了想,又問:“華西都市報那邊,也可以采用商業承兌匯票嗎?”
李梅說:“如果你想要,可以。”
張宣接過下一單的合同細細瀏覽了一遍。
其實合同也沒什么好看的,主要還是關注利潤點。
下一單利潤還是沒到5%,利潤還是沒到外貿的紅線。
張宣蹙眉一陣,見李梅沉默望著自己,許久后把合同還給她,好奇問:“你打算什么時候提價?”
李梅解釋說:“下半年。”
“嗯。”
張宣應一聲,直接往前走。
一邊走,一邊在心里盤算。
這一單下來,新民晚報的600萬已經到手了。
不出意外的話,華西都市報那360萬應該也沒問題。
除去稅收、運輸和人工等成本,一單凈賺取960萬,不看利潤點,光看金額,可真是不少了。
多有多份拋掉回扣和其它支出,這一單可用額度算920萬。那下一單通過商業承兌匯票可以提前預支940萬。
920加940,是1860萬。
加上自己卡里的126萬,盈泰外貿公司的840萬。
攏共2826萬!
才2826多萬啊,離需要的4300萬還差的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