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剛才的草地上,從兜里掏出信,開始讀第二頁信紙。
第二頁信,字數不多,寫的是飛機上大徹大悟時的心境,以及那時刻的想法、跟遺囑。
米見看完后,久久沒見動靜。
手沒動靜,腳沒動靜,身體沒動靜,眼神沒了神韻,仿佛呼吸凝固了一般,近看是畫中人,遠看卻似一樽雕像。
如此這般,不知過了多久,反正好長時間后…
米見才回過神來,換到第三頁信紙。
最后一張信紙,張宣寫的是夢,公墓場景。
這次米見看得順暢許多,幾乎是一口氣閱讀完。
只是看完后,米見的心情更加復雜了。
來回細細讀了三遍。
心境同樣顛覆了三遍。
米見最后雙手抱著膝蓋,抬頭望向藍天白云。
這一刻,她不可抑制地想起了在同一片天空下、那張中大的臉,想起了年前看的那個“八字”。
算命先生告訴她:花有重開日,人無常少年。你和心選之人有阻礙,這道坎如果邁不過,容易孤獨終老。
而張宣的夢里:自己這輩子是單著的。
孤獨終老…
單著的…
兩個人,兩張口,一個意思。
這是巧合嗎?
米見抱膝在草地上呆了一下午,腦海里總是反反復復想著“遺書”的事情。
腦海里反反復復充斥一個問題:你和心選之人有阻礙,這道坎如果邁不過,容易孤獨終老…
夜色漸濃,華燈初上。
米見回到宿舍,從抽屜里找出只用過一次的、塵封已久的信紙本,放包里。
接著放一支筆,一本書。
抽屜關到一半時,米見頓了頓,又把它拉開,伸手到最里邊的角落,摸出一顆紙包糖。
這顆紙包糖是綠色彩紙,握在手心悄悄放衣兜里。
這時有室友問:“米見,你是要去圖書館嗎?”
米見把抽屜關好,回答說:“對,你要一起去不。”
室友晃了晃手里的書本,得意地表示:“還用說嘛,你哪次少的了我。”
米見好看地笑了,兩人并排著出了宿舍,去了圖書館。
路上,舍友問:“你今天沒事吧?”
米見回答:“沒事。”
室友不信,“真的沒事?”
“嗯,真沒事。”米見如是說。
室友還是不信,挽起她胳膊道:“你以前從不缺課的。可今天下午你連著缺了四節課,老師點名都是我幫你喊的“到”。我真是個好人。”
米見微笑說:“好人,謝謝。”
室友打趣問:“怎么謝?”
米見說:“我請你吃飯。”
室友搖頭,“好噠,嘻嘻,下次我還幫你喊“到”,喔~你盡管缺課吧,盡管和情郎打電話吧。”
米見抿抿嘴,爾后跟著笑了。
ps:飛機事件是知乎查找的資料,沒有胡編亂造,確實是有這樣的事情,至于降落傘,也是故事里那位老人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