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來了。
又帶來了厚厚一疊文件需要簽字。
把兩人讓進來,倒杯茶,張宣不二話,坐下一邊看一邊簽名。
花了大約半小時左右,張宣放下筆,感嘆道:
“拿塊地不容易,手都簽累了,好在這塊地終于算是拿下來了。”
接著問李梅:“紡織廠怎么樣?有進展沒?”
提到紡織廠,李梅臉色一變,有點難看。
她憂愁地說:“不知怎么回事,這些日子憑空出現了三家競爭者。”
張宣大驚:“一下子鉆出三家?”
李梅也是頭疼,“我確認過了,是三家。一家是報社,一家是國企,還有一家是個私人老板。。
我通過調查了解到,他們的實力都比我們強,不論是背景、還是經濟實力都比我們強太多。”
張宣問:“你打探到他們為什么會看中這里嗎?”
李梅說:“我的關系網不夠。”
張宣暗自猜測:不會是這些人聽到什么風聲了吧?
不然前段時間還沒動靜,怎么現在一窩蜂似地全涌了過來?
肯定是聽到什么政策利好的消息了,他肯定。
張宣沉思一陣,抬頭說:“要不這樣,你努努力再去打探下情況。實在不行,我們就換地方。
羊城這么大,這里不行,總有地方行。”
沒想到李梅直接搖頭,“我前幾次去找相關單位和負責人,都吃了閉門羹,都沒見到人。”
張宣蹙眉問:“你是說,對方故意不見你?”
李梅說:“應該是。我每次都是踩好點上門的,對方的工作人員卻說負責人不在。后面更是干脆,直接說紡織廠賣了。”
聽到這話,張宣的心瞬間一沉到底。
小劉的三個商鋪拿下了,這2.2萬平米的空地拿下了。
可要是挨著的紡織廠不拿下,還怎么建立大型商業廣場,還怎么實現打造羊城第一CBD的野心?
難道真的要換地方嗎?
可就商業發展前景而言,十年之內羊城沒有比這更好的地方了。
而十年后倒是到處開花,但自己等不了那么久。
張宣問:“那你打聽到消息了沒?紡織廠到底有沒有賣?”
李梅用肯定的語氣說:“目前還沒有,但我們插不進手。”
面對殘酷現實,束手無策的兩人陷入了沉默。
許久后,張宣嘆口氣,轉而問李梅:“你什么時候去俄羅斯?”
李梅回答道:“明天把這塊地的最后手續辦完,辦完就去。”
“嗯。”張宣嗯一聲,隨后就跟她商量起在這塊空地上先建立大型商場的事宜。
沒辦法,建立“天河城”這樣的商業廣場,前期的投資需要的不是一點兩點,而是一大筆錢。
甚至以“億元”為單位。
所以他急需要一個現金牛奶,以戰養戰。
而根據未來的發展趨勢,商場大有可為,沒有什么比大型商場是更好的現金奶牛了。
在這年代,只要經營不要太拉胯,就能很好的彌補這個短板。
他決定了,如果紡織廠拿不下,換一個次一點的地方也要把商業廣場弄起來。
雖然對他來說,拿不到最好的地塊有遺憾。
但像羊城這種大城市,拿第二,拿第三,或者拿第五、第六,甚至第二十,也是大賺特賺。
只要拿到手,這輩子就可以躺著過,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