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相覷,一時間客廳慢慢地又陷入了沉默。
不過張宣沒有讓他們等待太久,沉吟一陣就真心實意說:
“辛苦你們了,修橋建壩這是百年大計。這是造福整個上村、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情,你們有心,大家也齊心協力,我們老張家自然不能拉了后腿。”
隨即張宣問:“目前村里還缺多少錢?”
聽到有戲,聽到大大的有戲,村長懸著的心立馬放了下去,翻開早有準備的登記冊遞給張宣:
“村里的捐款明細都登記在冊,根據預算,目前還差3萬7左右。”
張宣接過花名冊大致瀏覽一遍,同阮秀琴對視一眼,見親媽微微點頭后,大手一揮,說:
“我看你們也不用去再去跑了,剩下的3萬7我們老張家一起出了。”
“此話當真,這可是3萬7啊!”堂伯把旱煙袋子一掛,伸個頭非常激動地確認一遍。
張宣微笑著點頭。
見此,村支書5人喜出望外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開懷笑了,都松了一口氣,都感動到了。
人家有錢是不假,人家有名望也不假,可那都在人家口袋里。
世界上為富不仁的人多了去了,狼心狗肺的人更是滿大街都是。
阮秀琴和張宣能這么痛快,幾人真的很意外。
來之前,他們準備了好多套方案,好多套死纏難打的方案。
計劃死纏難打,他們也是真的沒辦法了。
村里19個組,就只有21戶人家沒捐錢。
而這21戶人家里,有18戶人家實在是太困難了,家徒四壁,比狗添過得還干凈。
拿不出錢村支書幾人表示非常理解,而這18戶人家愿意出力,村支書他們更是欣慰。
至于剩下的3戶人家,就純屬刁民了。有錢也不出錢,有力也表示不出力。
甚至還一幅二流子模樣神氣道:橋我要走,河壩的水我要灌田,你們能奈我何?
所以,當張宣說愿意填補3萬7的窟窿時,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村支書等人起身,鄭重地說:“秀琴、張宣,我們在此謹代表上村3000男女老少謝謝你們。
等拱橋和河壩修建完畢后,我們會立功德碑,會把所有捐款人的名字刻上去,讓子孫后代記著大家的付出。”
立功德碑,這是意料中的事情。
張宣也不是很在意。
他出這份錢,還真是實打實愿意的。
畢竟上村的人對老張家有恩,畢竟這是自己故鄉,自己是在這片土地長大的。
他張宣雖然有顆少年心,但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則: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要捐款3萬3...
張宣想了想,就對村支書等人說:“我媽捐款10000,我大姐5000,我二姐5000,我未婚妻雙伶5000,剩下的12000算我的。”
“好!好好好!!!”村長一連說了四個好!
ps:湘雅醫院人太多了,比趕集還熱鬧,檢查了好幾項,花的時間比較多,晚上6點多才到家。
心情不是太好,今天就4400字吧。
認真求訂閱!求月票!
把月票投給三月啦,爭爭月票,這樣可能有更多的人看到。
謝謝大家…
ps:黃富貴這段,是三月送終大姑父時的真實場景,記憶猶深,對話都沒改動。
回家章節還剩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