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研究海王類的基因,目標就是為了將來以防萬一。
別看現在人革聯可以通過植入控制核,大規模控制海王類,但這種控制方式,相當于表層控制。
而海王波塞冬的控制,則相當于深層的核心控制。
兩者誰強誰弱,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王高要研究海王類的基因序列,破解隱藏在其中的秘密。
一連半個月過去了,捕捉海王類的工作非常順利,周圍半徑五百公里內的海王類,都被海獵營植入了控制核。
在該區域內,一共捕捉了7萬多只大大小小的海王類。
而王高也在此期間,也獲得了這些海王類身上的基因數據,通過不斷的對比,最后將重合基因鎖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
然后他將這些重合的基因序列,提取出來,通過轉基因技術,編輯到生物測試模板之中,培養出專門的測試生物。
籠子里面,十幾只類似于小白鼠的生物,正活蹦亂跳的活動著。
它們就是被植入了海王類重合基因,而用于測試的生物,王高嘗試著激活這些基因。
[HWL—3697號基因激活,生物體的甲狀腺激素濃度上升63.7%……]
[HWL—5360號基因激活,生物體的雌性激素濃度下降23.37%……]
[HWL—5771號基因激活,生物體出現未知化合物種類,暫時編號為“A27”化合物,該物質正持續影響大腦神經元……]
王高將這種新化合物單獨摘出,然后繼續進行實驗,在測試的372個重合基因中,有34個基因的激活,對于大腦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其中5個基因,還讓細胞分泌出5種未知的新化合物。
對于這些基因進行初步分析后,王高露出一絲若有所思的神情:
“原來如此,類多巴胺的安慰效應,厭食激素、血紅蛋白抑制激素、反感官激素的懲罰效應,真是好手段呀!”
來當助手的英迪哥,此時也有些明了:“這就是海王波塞冬的控制原理嗎?通過根植在海王類基因的控制器,將不聽話的海王類消滅,留下聽話的那一部分。”
海王波塞冬的控制模式,就是如此的血腥殘酷。
對于生活在海洋之中的海王類而言,一旦被激活懲處基因,它們體內就會不斷分泌厭食激素、血紅蛋白抑制激素、反感官激素。
這三種激素,會導致海王類患上厭食癥、低血氧癥,以及五感混亂。
而在競爭激烈的海洋中,一旦得了出現厭食癥、低血氧癥和五感混亂,后果和被叛了死刑沒有太大區別。
千年來,海王波塞冬就是通過這種模式,一代代篩選忠誠于“祂”的海王類。
而更加可怕的事情是,一旦和蘊含著控制器基因的海王類結合,哪怕是沒有控制器基因的普通海王類,其繁育出來的后代,也會遺傳有控制器基因。
這就是導致,有控制器基因的海王類越來越多,變相增強了海王波塞冬的實力。
還沒有出生的白星,在后世的表現看似膽小軟弱,但王高估計,一旦海王之力完全覺醒,她就會獲得前幾任的海王記憶。
而現在無風帶中的海王類,絕大多數都是含有控制器基因的,普通海王類的比例非常低。
從目前捕獲的七萬多只海王類中,統計出來的比例,竟然只有0.27%的普通海王類。
由此可見,前幾任海王絕對不是什么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