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李家莊鄉親們看到這一幕,
心中都不由得驚嘆不已,
看待李玄的目光也變得更加不一樣了。
好家伙!
以前大家雖然知道李玄出息了,但究竟出息成了什么樣,卻都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如今算是有了一個清晰的衡量標桿,
連知府和節度使大人都親自上門來拜會,還表現得這么客氣,這得是多大的面子?
別說是附近的十里八鄉了,
就算是整個襄川府,有這份面子的恐怕也沒有幾個吧?
這給他們的沖擊甚至比之前李玄大展神威掃滅靳兵還大。
畢竟李玄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就算再怎么厲害,在最開始的沖擊和震撼過后也就逐漸適應了。
但知府和節度使卻不同。
一個是掌管著整個襄川府民政的官老爺,他們的父母官,
另一個更是手握數萬重兵,在襄川府地界上說一不二數十年的土皇帝。
在他們眼里都是高高在上,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命運的大人物,敬畏之心早已經深入骨髓。
連這樣的大人物都要親自上門來拜會玄哥兒,
豈不是說玄哥兒也已經是跟他們差不多的大人物了?
這可真是出息他媽給出息開門,
出息到家了!
殊不知此刻的呂文忠和袁浩文心中也都不禁暗自驚嘆著呢。
雖然來之前就知道李玄是個年輕士子,但直到現在真正見了面才知道居然這么年輕。
這尼瑪也就剛成年吧?
呂文忠在這個歲數還只是個剛參軍的大頭兵呢。
即使自詡年少得意的袁浩文,在這個年紀也還在家里寒窗苦讀,期盼著靠科舉完成人生的華麗轉變呢,人家卻已經做下了注定將名揚天下的好大事。
這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
簡單寒暄過后,李玄將這兩位不請自來的官老爺請到家中,
賓主剛一落座,早有準備的張氏就拎著一個還在冒著熱氣的茶壺從后堂走了出來。
“辛苦老夫人了。”
眼見李母親自給他們倒茶,呂文忠和袁浩文也都不敢怠慢,紛紛起身接茶,十分客氣。
張氏頓時眉開眼笑,
心說看見沒,連節度使和知府大人都得叫我一聲老夫人,這就叫排面!
“家中剛剛遭劫,民婦也只能沏這粗茶來招待兩位大人,實在是慢待了,還望二位大人不要見怪才好。”
張氏邊一倒茶一邊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道。
“老夫人此言差矣。”
知府袁浩文卻把頭一搖,“以長青賢弟這等俊才,他日蟾宮折桂乃至位列公卿都屬正常,給老夫人掙個誥命回來也不費吹灰之力,能夠勞動老夫人親自給我們斟茶,已經是我等的榮幸了。”
張氏頓時心情大好,
看到沒有?
要不說她就喜歡招待這些有格調有涵養的貴客呢,
有禮數,說話也好聽,以后出去跟別人說起來還有面子,
這樣的客人來的再多她都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