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心里的興奮勁就甭提了。
雖然他一開始就是奔著這件圣器來的,
但之前也沒有想到會得手的這么容易。
畢竟文道圣器靈性十足的同時,
挑剔也是出了名的。
除了締造它們的原主人外,
后人想要繼承圣器,
幾乎都要被這些圣器挑剔一番,滿足一大堆的要求才有可能。
如果沒有讓它們滿意的人選,
幾百上千年不認新主都不足為奇。
而往往越是厲害的圣器,也就越是挑剔。
沒想到這《詩經》竟然這么輕易就認他為主了,
一點也不像傳說中那么苛刻。
莫非這《詩經》也是慧眼天生,一下子就看出他的卓爾不群,詩仙臨凡了?
李玄并不知道,他這其實還是沾了靳人的光。
原本作為儒家九圣典之一,當世最頂尖的文道圣器,
《詩經》當然也有著它的傲氣。
這從自孔圣以后,它幾乎就再沒認過主可以看得出來。
可再傲氣的脾性也禁不住現實的銷磨,
自從落在靳人手中之后,
這些年來它被靳人翻來覆去,花樣百出的折騰,不知道遭了多少罪,
不但威能被污晦封印了大半,連自身的不朽靈性都被消磨了不少。
要不是有天下文運,尤其是儒家文氣源源不斷的補充,
它還真不一定能挺得過靳人的摧殘。
畢竟圣器不朽也只是說文道圣器不會被歲月侵蝕消磨,
可不代表也不會被外力所損毀。
古往今來,因為遭劫而被毀的文道圣器也不在少數。
就以儒家九圣典來說,
要知道最初可不是四書五經,而是四書六經。
除了詩書禮易春秋之外,還有一部樂經呢。
如果不是意外被毀沒有被傳承下來,
現在就應該是儒家十圣典,
而不是九圣典了。
雖說《詩經》這件頂尖文道圣器有著數千年的文運積累,
不是那么好摧毀的。
但在靳人的手里被折騰的不輕也是事實,
早就沒了之前的驕氣。
如今好不容易見到文道中人,還是最合它胃口的詩才,
于它而言就好像是久別的游子終于見到了親人一樣,哪還會有矯情的心思?
而李玄在得到《詩經》認主之后,也察覺到了對方的真實狀況。
《詩經》這些年著實被折騰的不輕,說是元氣大傷也不會過。
現在原本十成的威能現在也就能發揮出一兩成。
若非如此,之前有《詩經》相助,
他也不至于翻來覆去的砍那么多劍才把那頭孽龍砍死。
但他并沒有太放在心上。
要不是《詩經》的狀態這么差,還未必這么容易就便宜了他呢。
況且就這一兩成的威能,
給他的感覺就已經不比之前用過的陶公筆弱多少了。
“多謝李公子救命之恩,老道玄正這廂有禮了。”
眼見李玄從體悟中回過神來,早就等著的申公大仙連忙過來致謝。
“道長客氣了,在下也不過是適逢其會而已。”
李玄忙客氣的回禮,
接著佯裝疑惑:“道長怎知我姓名,咱們以前見過嗎?”
雖說心里跟明鏡一樣,
但這時候他也不得不揣著明白裝糊涂。
不然這戲不就漏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