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蘇靈溪剛醒,就聽見外頭傳來穆逸舟的練武聲,門外的桌上放著布包,里面包著幾個燒餅和雞蛋。
把阿滿喊醒,用柳枝沾了鹽仔仔細細的給她刷了牙,昨晚就發現阿滿已經有些蛀牙了。
吃了早餐。在門口看看天色。招呼上穆逸舟,“時候差不多,我準備去趙嬸子那去了。阿滿也就跟著我吧。你今天若是沒事就幫我再去打些核桃和酸棗回來吧,前兩日采的那點可不夠。”
“行,那阿滿交給你了。弄好了我去趙嬸那接你。”穆逸舟應聲回道,順便也囑咐阿滿,“阿滿去了以后要乖,不可以亂跑。”
阿滿和蘇靈溪在一起睡了一夜之后,也顯然沒了之前那么拘謹,抱著靈犀的小腿肚就不放。
蘇靈溪到了才發現,趙嬸早早地就喊上李家的二嫂子在自家院里嘮嗑等著了。“趙嬸,怎么就你和二嫂子在這啊,李叔和李二哥呢?”
“趙嬸尋思你不是說要做簸箕和竹筒么,李叔他倆乘著日頭沒上來就去先打些竹子去了。”二嫂子親熱的搭著話,這里正一家平時也對蘇靈溪頗為照應,也是熟悉的很。
“呦,這個福娃娃是哪家的啊?”趙嬸看著蘇靈溪后頭跟著的阿滿問。
“這是穆逸舟的妹妹,叫阿滿。她哥去上山幫我打回頭做糕的果子去了。”說著親熱的摸著阿滿的頭。“阿滿叫嬸嬸,這個是嫂嫂。”
“嬸嬸安好,嫂嫂安好。”阿滿怯怯的問好。
“呀,這教養的真好。說話都斯斯文文的,比我家野小子可可愛多了。”二嫂子也是喜歡孩子,家里兩個小子,天天野的和皮猴似的。“我家那倆小子要知道這邊有個這么好看的妹妹,估計都鬧瘋了要來。”
“可別,我這院子可受不住那倆潑猴鬧騰。就上回來了還沒半天。我這養兩只雞,尾巴毛都給他們薅禿了。”趙嬸也是裝著惱說笑著。
這時李叔他們也拖著一牛車的竹子回來了。“丫頭你看看,這竹筒要什么尺寸合適。要做什么樣的你給說說。”
蘇靈溪過來看了看竹子,“竹筒就要這種拳頭粗的,也不用太長五寸就成,差不多大小一致就行,但都得有蓋能合嚴實,喝水不扎嘴就行。不過話說回來這竹子是不是也打的太多了?”
“這竹子也不多,你不還說要簸箕么?大小不合適的剛好劈了做點簸箕背簍啥的,浪費不了。”李叔手里看著隨意的收撿著竹子,給不同粗細的分著類。
“行,那先做上十五個大簸箕。做平一點淺一點,方便收放晾曬就成。竹筒要得多,至少得二三百個吧。”蘇靈溪估摸著這些竹筒應該就能夠幾天,要回頭看著不多了再做一批也來得及。
“那工錢算兩文一個竹筒,十文一個簸箕吧。合適么?不過就是得這四日就趕出來。”
“就那點簸箕我和你二嫂子一下午就做了。二三百個竹筒有個兩三日也能出來。這么算起來不過兩三天的功夫這就多半兩銀子啦,那可不行,哪有這么花錢的哦。才夸你過日子有了點打算,就這么花錢大手大腳的。”趙嬸看著她就愁起來。
李家二哥也勸,“這竹子就是后山野竹子,也不要本錢,那就要這么高工錢,這竹筒兩文錢一個你怕是拿去賣都賣不掉。我們就是去給人做木工活也要不了這么多。回頭傳出去還以為二哥家坑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