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事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三公之制也不復存在。
中書省由宇文覺負責。門下省則是忙完了科舉事項的上官弼出任。尚書省還是自己的妹夫王奉孝擔任領導。
而六部之中,最需要提的便是戶部尚書的人選。
楚錦航這家伙確實是個人才,關于國家財政方面的想法,倒是和蕭讓不謀而合。
其中最讓他開心的,是把人丁稅變為了土地稅。
自古以來,老百姓納稅,都是以每戶人口數量為標準。
這也變相的讓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而且老齡化會較嚴重,畢竟,生個孩子就要多納稅,人口興盛,國家才能有足夠強大的潛力。
而現在變成了土地稅,顧名思義,就是按照每家土地的多少來納稅。
而關于商戶納稅,遵照蕭讓的旨意,宵禁也取消了。
由戶部設立工商部門,每家店鋪必須登記在冊。然后通過收益的比例來納稅。
對于那些商人來說,雖然稅務增加了,但是薄利多銷,而且還可以開夜市,他們倒是也接受的。
雖然這次改革不是絕對順利,但是對于蕭讓來說,畢竟是自己穿越以來做成的第一件大事,瑕不掩瑜。
那么接下來,就是關于撤藩的操作了。
建立藩地,是自古有之的。
當然,一次次的歷史經驗告訴他,那些藩王們一旦擁兵自重,有了不軌之心,那么江山設立也就會岌岌可危。
但是貿然撤除,勢必引起動蕩。小時候看鹿鼎記,康熙皇帝不也是為了撤藩絞盡腦汁嗎?
真不知道現在的涇國有沒有像吳三桂那樣難搞的家伙,當然,一切還是要等影衛那邊傳來消息,才好實施計劃。
......
“離南。”蕭讓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的鵝毛大雪。
“大王,微臣在。”現在的商公之子,已然是他的貼身侍衛了。
“你說,人活著是為了什么呢?”這時候的蕭讓,早就沒有了往日里佯裝出來的王者氣質。
因為今天,是原本的自己的生日。
往年這個時候,雖然不一定和家人在一起,但是家里的電話總會打來。
他想家了,哪怕現在他擁有一個國,但是內心的空虛,日欲巨加。
“大王何出此言。”這些天跟在大王身邊,讓他對眼前的這位君王不禁大為改觀。
他并不像是坊間流傳的那般靡費荒淫,責罰無度。相反的,他能感覺到他的孤獨,那種深深的孤獨。
“沒事,孤不過就是有感而發罷了。”
“大王,今早邊關來報,說是邊塞小族滋擾之事漸多。”
“嗯?”蕭讓心里平添了幾分惱怒,本來撤藩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了。
現在又出現這檔子事,當然,本身就早該解決的。
“傳并肩王蕭巋進宮。”
“是。”
......
“王叔,此次出征,勢必要揚我國威,力挫那些小國賊子才是。”蕭讓拉著老王爺的手,情真意切。
那日自己跌倒,也是這位并肩王出來鎮壓躁動。
“大王盡管放心,區區小族,不足為慮。老臣不日便可歸來。”蕭巋也是老當益壯,風范不減當年。
“那就有勞王叔走這一遭了。”
“只是,大王。老臣不在京都,許多事情還是要三思而定。此次改革,無疑是會引起事端,大王還需多加留心。”
其實,不只是他,就連蕭讓也察覺的到,風雨欲來前的寧靜總是這般。
兩人互相囑咐一番,蕭巋離開準備,蕭讓便傳令宇文鐵男進宮。
他想要宇文鐵男隨軍出征,這么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樣一來,宇文覺在禁宮中的勢力勢必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