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備無患,畢竟事關自身安全。
只是他卻不知道,正是這個決定,致使并肩王蕭巋再也沒有返回京都....
.....
兩日后,也就是蕭巋離京出征的前夕。
蕭讓正看著桌子上的幾封密信發呆。
影衛的消息來了,也帶來了對每位藩王以及屬國國君的消息。
其內容之詳盡,確實沒讓他失望,就連誰哪天在哪里過夜,身邊躺著的是誰,都記錄在冊。就差把過程也一并寫下了。
看來自己組建影衛的決定是正確。
而那些調查的內容之中,有兩封引起了他最大的注意。
其一,便是秦王蕭俊私會自己岳父黎德尚,而其談話之內容,更是讓他惱羞成怒。
兩人竟然借由黎德尚進京之時,意圖不軌。
這位秦王自己見過的次數并不多,一向都是那么的順從,卻不想也是狼子野心。
得早早想出對策才可以,這時候的蕭讓才意識到一個問題。
自己雖說已經網羅了許多的人才,但是那些人都是勝任某一差事還行。
若要幫自己出謀劃策,怕是還差些火候。
更何況,有些事情,尚且不能被旁人所知。
如果上天賜給自己一個像是諸葛亮那樣的人才該有多好?
想歸想,卻是無從下手。
繼續看密信,那第二封讓蕭讓注意,便是對趙王蕭勝的調查。
蕭勝是先王的兄弟,算起來,和蕭巋一樣也是自己的叔叔。
只是此人的名聲卻差了許多。
其人性格暴虐,且極為殘忍。所屬藩地早已怨聲載道。
既然想要拔出這幾個藩王,自然就要師出有名,那么這個趙王便是自己最好的入手點。
但是還要多加思考才是。
畢竟他們都偏安一隅許久,手中兵馬不見得就比這個大王少多少。
而且這些人都是老奸巨猾的家伙,畢竟,世襲罔替的好處,做自己的土皇帝,那是無限逍遙的事情。
若是處理不當,必然引起他們兵合一處,到時候外患未除,再來上個窩里斗....后果不堪設想。
,蕭讓思忖著該如何對付京都之外的幾位藩王,突然靈機一動,有了。
遂寫了一道詔書,征令趙王蕭勝、陳王蕭純、越王蕭自盛,以及兩位異姓王,代王何達及騰王司徒追等五位藩王進京。
詔令之中只說是許久未見,心里掛念的緊,讓他們不日來京,敘一敘舊。
另外還說,如今國情穩定,想要選拔一位鎮山王,以此彰顯幾位當年幫先王打天下時候的功勞。
鎮山王,不只是個名號而已。
其代表的,更是協助國君穩定江山的資格。
真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但是名額,只有一個....
心里想著到時候如何把他們逐一擊破,覺得自己真他媽是個人才。
讓他們相互爭去吧,到時候自己坐收漁利就好。
而趙王蕭勝,他就是自己最好的跳板。
正想著,阿滿突然進來稟告。
“大王,不好了。宇文娘娘外出行走,不慎跌倒,恐有小產之危...”
“什么!”
蕭讓腦袋嗡的一聲,怎么會這樣?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