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罵,也是著眼于大明朝未來的江山社稷;
所以朱瞻基不生氣,耐心的聽著,心說,本太孫這會心情好,讓你個糟老頭子盡情罵,罵累了,日后才好幫本太孫干活;
攤丁入畝的實施,需要你這位剛正不阿的布政使帶頭;
所以,當馮翔發泄了心中的情緒后,
朱瞻基緩步走上前,來到馮翔身邊,輕聲道:
“臨行前,皇爺爺說,此次洪災。朱家人,和中原百姓,一起扛!”
“抗洪,就算有千般險,萬般難,咱們只要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定能共渡難關!”
“爺爺說,大難興邦,人定勝天!”
“我來吃,為的是讓百姓們知道。”
“大明,和他們同在!”
“朱家人,和他們同在!”
“他們,也是我大明的子民;”
“大明,不會拋棄自己的子民!”
字字鏗鏘有力,
字字斬釘截鐵,
字字感情真摯!
馮翔聽到朱瞻基如此言,瞬間淚奔,蹲在地上,不顧形象的嚎啕大哭起來:
“太孫爺,此次洪災,河南,太慘啦!”
“河南的百姓,太苦啦!”
“馮大人,你的心情,我理解,河南的情況,我知道,朝廷也知道!”
朱瞻基好言安慰道,
“所以,我來了!”
“我是帶著皇上囑托來的,我來之前,暗暗發誓,一定要和河南共進退,洪水不退,本太孫就不會離開河南!”
“河南百姓,一天沒有得到妥善安置,本太孫,就不會離開河南!”
“好,好,好!太孫,有您這句話,河南百姓,幸甚!”
馮翔站起身,忽然想起了什么,隨即又跪在地上,慚愧的說道;
“太孫,臣,有罪,請太孫責罰!”
“你有罪?”
朱瞻基一時間,沒明白馮翔的意思。
“舞陽縣縣令,魚肉百姓,貪污受賄,克扣救災物質等,導致民怨沸騰;臣居然不知,是為失察!”
“請太孫,治臣,失察之罪!”
“哦,這個啊,身為河南布政,屬下官員竟有如此惡劣舉動,你確實失察,治罪與你,也是應當!”
“然,念你抗洪救災積極,一心為國,暫且不予追究,好好跟著本太孫,繼續抗洪救災,算是將功折罪吧。”
朱瞻基微微一笑道。
心說,這個糟老頭子,蠻可愛。
“是,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馮大人,咱們先不說死呀活呀的,說說眼下災情如何了?”
朱瞻基嚴肅的問道。
“黃河此次決口數處,尤其以鄭縣等地決口最甚,鄭州、開封等地,受到嚴重波及!”
馮翔回答道,
“臣等帶領河南軍民,日夜加固修筑,萬幸決口的地方沒有繼續擴大。”
“臣已經下令,沿著開封城,鄭州等地,構筑了三道壩。”
“現在看來,一時間鄭州、開封等城,還淹不了。”
“只是洪災來勢洶洶,而且波及范圍太廣,大半河南,尤其鄉下,幾乎全淹。”
“每日,都有尸首在洪水中飄著,慘不忍睹!”
“好的,咱們即可去開封。”
“我,或許有個辦法,能快速把決口填堵加固!”
朱瞻基悠悠的說道,心說,金彪,我交給你的水泥生產技術,你都掌握好了么。
“太孫,臣聽說,您已經下令,要把舞陽縣縣令等人,凌遲處死?”
馮翔嚴肅的問道。
“是的,怎么?難道馮大人,想為他們求情?”
朱瞻基面露不悅道。
“不,臣,怎么會為這群狗娘養的腌臜貨求情呢,臣斗膽請命,臣要親自給舞陽縣縣令,行刑!”
馮翔說完,一臉兇狠,甚至在咬牙切齒。
沃日,你個糟老頭子,這么兇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