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潮起潮落,倏忽間,李藥石在這個小漁村附近已經呆了快三年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理,他的身體雖沒有達到健如虎貔,但體弱多病的毛病已經大為改觀,每天采藥健步如飛,回來也不再像一開始那樣氣喘如牛了。隨著年齡增長,面相也有所變化,眉毛濃了一些,額頭變寬,鼻梁高挺,五官棱角也更加分明,脫了許多稚氣,身材也拔高了許多,隱隱有了幾分男子漢的氣概,即使面皮因采藥風吹日曬沒有以前的白凈,卻更顯健康帥氣。如今,他才剛滿八歲,已經被陳家洼的村民們尊稱為小神醫了。
這天早上,李藥石按例采完草藥,閑來無事,一個人獨自坐在山崖邊一塊突出的山石上休息。
臨高望遠,白云蒼狗,不免思緒萬千。回思過往種種,一時各種熟悉的面容紛至沓來,如今卻俱已成空,不禁潸然淚下。究其緣由,李家一切的禍根皆由神石而來。而此前告知師傅家中禍事的緣由也非虛詞謊言,只是真實情況卻要更復雜,更險惡了。
想到這里,李藥石解下系在脖子上的一個香袋,從中掏出一塊石頭,石頭不大,有如雞子,呈心形。
江湖盛傳神石至寶,當真親眼見者卻寥寥無幾,都以為其如何如何溫潤如玉,寶光四溢,殊不知神石色相青黑,表皮粗糲如沙,石質堅硬,水火不侵,不但外形普通,更是寶光全無。寒江釣叟當初不識貨,上當受騙,也正緣此。
而之所以稱其為神石,乃因此石上有七孔,每隔百余日,孔內有白霧漫出,約持續一刻鐘左右,吸之神清氣爽,強身健體,益壽延年。
李藥石得此奇石已五年有余,其間曾反復研究揣摩,仍一無所獲,除了每隔百日能吸一次白霧外,其余時間就只是一塊普通石頭,功用全無。
其實有一件事李藥石不知道,他這次墜江能大難不死,還真多虧了神石護體,要不然早就溺斃而亡了,那還能等得到孫藥仙去搭救。只是平素不到生死攸關之時,神石異能不顯罷了。
神石最早出現是在三百多年前,相傳東海懸空島無稽崖上有一巨石,乃是當初女媧娘娘補天之時所棄用的一顆,墜落凡塵,此后吸收日精月華,天地五行靈氣,漸漸通靈。
忽一日,此石青光大放,炸裂而開,從中飛出一顆寶石,有雞子大小,落入海中;有一游魚見亮光閃閃,誤以為食將其吞入腹中,而這條游魚后來不幸,被一吳姓漁民撒網捕到。
這位吳姓漁民殺魚取石,如獲珍寶。恐家中不甚安全,一直小心貼身收藏。再后來,這位吳姓漁民活了一百三十多歲,仍耳聰目明,體格健朗,被當地人一時傳為美談。
一日酒宴過后,有好事者向他求取長壽的秘方,吳姓漁民酒后失言,道出了神石的秘密。
結果口口相傳,層層夸大,消息不脛而走,一時轟動了整個江湖。于是各路人馬紛紛出手,明搶暗奪,就連各地官員和皇室也參與其中。一時間腥風血雨,人心險惡,各種陰謀手段紛紛上演。
最后,神石幾度易手后卻離奇般地不翼而飛,銷聲匿跡,整個楚國才算慢慢平靜下來。
不料,三百年后,李藥石在一次隨父狩獵中,無意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間,在一條山溪邊撿到一塊石頭,見上有七孔,小孩子心性,好奇不已,便帶回家中,被仆人配上底座,安放在廳堂桌案之上,當作擺件。
直到奇石噴霧,景驚四座,李父才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只是奇怪神石怎么沒了傳言中的寶氣,變得如此普通,讓人很難將其和傳言中的神石聯系在一起。
隨后,李父便趕忙將神石收起,配上香袋,命李藥石貼身藏好,曉以利害,并一再叮囑其莫對外人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