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吧。那是開放之前,春風還沒有吹滿地的時候。
那時候,民眾公社,如火如荼,大家付出一份勞動,就獲得一份酬勞的時代。
對于梅山村來說,那是一個好的時代啊,那里的人們親來,能吃苦,最懂得的就是一個人出兩分力氣。
其中,在這梅山村上,有一處梅山觀。
掌門的繼承人,叫做楊瑾,那是一處隱山修道的道觀,弟子稀少,而且一代比一代更少,到了后來的改開,幾乎弟子都散完了。
沒別的,時代變了。
時代在變好,修道走術已經不再屬于新時代了。
即使,梅山觀上囚禁了一只神靈,那也只是遠古的,破舊時代的殘響而已,祂不屬于這個時代,就好像,修行,不屬于這個時代一樣。
“小瑾啊,等你長大了,下山去吧,讀書去吧,修行已經沒有出路啦...雖然你的天賦是不錯,但咱們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術道啦。”
年老的道長撫摸著少年的腦袋,說道:“就讓老頭子我成為梅山觀最后的傳人吧,咱們道觀傳下的這些邪門法術,還是不要流傳下去比較好。”
“多看看我從山下帶的機電工程的書。”
年少的楊瑾懵懂天真,沒想多少,阿爸讓去干嘛,他就去干嘛。
剝玉米,學道術,給道觀里的神女姐姐上供奉。
只是,這個時代雖然美好,卻也沒有他想的,那么的純粹。
他家雖然是梅山村上的梅山觀,但本質上還是外村外姓的人。
以前梅山觀所代表的外姓,代表尊貴代表的是不與這些泥腿子一伙,是被村民們供奉起來的仙長,是作法讓梅山風調雨順的大能。
然而隨著時代到了現在,這外姓,成了最悲哀的原罪。
“臭牛鼻子!”
“臭外姓佬,跟我們搶飯吃的。”
“聽說他爹還是學者,還是...還是學什么西方技術的...”
“真討厭,鬼頭鬼腦的。”
同村的孩子們不喜歡楊瑾,甚至欺負他。
欺負他,家長也不會管。
畢竟,他是外姓人啊。
外姓人,那不就是用來欺負的嗎?
有一天,楊瑾被村里的孩子揍了一頓,爹爹給的白面饅頭,都掉到了泥土里。
他習慣了,本來就想拍拍屁股站起來,然后,有人拉起他站起來,手里還拿著熱氣騰騰的,白面饅頭。
“喂,沒事吧。”
楊瑾抬起頭來看,是一個笑的很好看的,陽光帥氣的青年,穿著白襯衫,高高大大的,很是帥氣。
他是誰?
“我叫馬東文,是下鄉的知青,今天就來你們這村了。”
“我...我叫...”
楊瑾還沒說什么呢,看到后面的野孩子又要來找他的麻煩了,他趕忙麻溜著跑掉,嘴里還叼著白面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