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就像原著所說,北原地廣人稀,雖然很大但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卻很少。
玉煌記下來的時間,一直都在北原上探索,足跡踏遍了北原的每一個角落。這有一點像是昔日阿彌陀佛大帝,曾經的西漠也是這樣,比之北原還不如,很多地方并不適合人居住。
后來阿彌陀佛大帝證道來此傳教,徒步丈量,足跡遍布西漠,所過之處蓮花遍地,化荒原為凈土,這才有了西漠很多適合居住的地方。
他現在和阿彌陀佛大帝做的事情很像,都是想要獨霸一域傳播信仰。但是他和阿彌陀佛大帝也有一點不同,阿彌陀佛大帝是傳教整個西漠,蓮花處處開,傳承也并不局限于須彌山。只要是信仰佛教信仰,阿彌陀佛的,都可以在西漠立足。
玉煌就做得比較干脆了,兩個圣地還在。雖然不算是威脅,但也是兩個麻煩。暫時沒有強行的攻滅兩個圣地的想法,那也就只有把所有的北原的人口都集中在他這里,這才是絕對百分之百的保險。
他要以整個北原的人口和資源供養一地,要打造一個北原最強的圣地,最強的天圣宮。
“運氣不錯。”玉煌看著腳下的一個小山包,有重大發現。
玉煌出手,搜天鎖地,從地下拘出來一條龍脈,這次運氣不錯。他已經好久都沒有找到人煙,但是玉煌一直沒有放棄,人少無所謂,但是整個北原必須都探索完,都集中。
在這中間,他也不是只是在尋找人口。他在這個中間,利用學來的尋龍術以及自己的天眼,也在北原搜尋龍脈。之前一直沒有什么大的成果,都是一些細小的龍脈,不成氣候。但一次不同,一條祖龍脈,足夠保證一個圣地興盛不衰,繁榮昌盛。
這真的是一條巨大的龍脈,像是一條巨大的石龍,隱藏在地下。顯露在地上的那個小山包,只是他的身軀的一角,為什么叫龍脈?就是他模樣像龍,龍頭龍身甚至連龍爪都有,除了是石頭所化,幾乎就和一頭真龍一樣。
他就說嘛,北原這么廣大的地方,怎么連一條像樣的龍脈都沒有。
玉煌沒有絲毫的客氣,就準備把這個帶回天圣宮,就是不知道北原還有多少這樣的龍脈,如果可以的話,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雖然在北原造就一個真正九十九龍山不太現實,那是帝尊抽干了多少的生命源星才湊齊的龍脈,但要是有機會的話,他也想模擬一個微縮型版的九十九龍山,仔細研究一下源術。
玉煌將龍脈放在了明月湖中,并且纏繞島一圈,令龍脈的龍氣時刻滋養著島上的生靈。
玉煌回到天圣宮,十幾年過去了,這里變化很大。幾乎他每一次搬運新的人口過來,都會有一次新的變化。
明月湖周邊的國家越來越多,總人口現在都有十幾億了,人口多了,事情也就變得繁雜。玉煌每次回來都會停留上一段時間,現在是高速發展的時間段,很多事情都要他親自拿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