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是決定今天簽好約給侯導打個電話的,但這時覺得到底有些晚,想著明天打,再又一想,直接打電話也有些不太合適,最后決定先發個信息。
“侯導,我是顧長安,今天我已經跟《我,是演員!》欄目組簽好合約了,謝謝你的推薦,不曉得侯導什么時候有空,我想請你吃個飯。”
說明了情況,雖然后面的請吃飯有些套話的感覺,但在雙方關系不是太熟的情況下,這反而是最后適的。
最后發送了消息。
……
都城,一間羊蝎子館,侯建武跟魏陽兩個邊吃邊聊,魏陽是中戲閱微的導演。
兩人這一頓從晚上八點吃到現在快十點。
這會兒已近尾聲,侯建武拿著牙簽挑著牙,他對面的魏陽是受不得辣的,但這家羊蝎子又實在好吃,于是便享受著一種痛并快樂,實在受不了,灌一口啤酒。
魏陽是青島人,家里父親啤酒廠的工人,打小起,就是把啤酒當水喝的。
“呵,你那個劇本還沒搞定啊。”侯建武這時問。
“女演員定了,以后不出變化就是馮觀,她跟女主太契合了,都不曉得是她為女主而生,還是女主為她而打造。但是三個男演員定不下來,前兩個還好,也算有一定的圈子,到時候摸掏一下應該能掏出來,中戲那邊,還是有些不錯人才的,但最后一個男主我還頭緒都摸不著……”
魏陽擰著兩道濃濃的眉毛,整個臉皺巴一起,有一種愁苦,但眼神卻偏又帶著一種執著,一種誓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然。
他的劇本叫《白渡橋》
是以蘇州河的白渡橋為背影,講述三段故事,時間跨度從民國到現代。
三段故事分別是,民國時間,小裁縫同公館小姐之間。
然后是建國初期,掃盲班女學生同男教師之間。
最后一個卻是九十年代一對在白渡橋相遇的男女,男主的是開外語培訓班的,結果,老婆出國,一去不回。女主的是學校老師,老公是同事,先一步出國探路,最終也是沒了音迅。
男女主在這種情況相遇,從互相之間探聽消息,到最后不知不覺產生感情,但最終,相知容易,決擇難……
總之,三個故事代表三個時代特性,前兩個男主因為定位鮮明,演員倒不算難找,但最后一個男主,本身從小販出身,一路打拼出來,再加上時代的渲染,以及故事的糾結性,造成這個演員沒有鮮明的定位……
“那這個演員的大體框架你有嗎?”侯建武問。
“嗯,他要有市井之味,但又要有一定滬市人那種內秀和考究,他要有外在的侵略性,同時對情感又有一種內在的含蓄,他要老于世故,又要有一份理想和浪漫,他要……”
“停停停,你這是人話嗎?”侯建武不由頭疼,這個人物太矛盾了。
魏陽無奈攤攤手,無解,便是他本身也確實弄不太清,這個演員必須是什么樣的,或許只能等某個合適的演員出現在他面前,他一眼,覺的對了,那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