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強一些的就是了,教個三年兩載的,認得字就是了。”
大爺一聽員外答應了,心中大喜,趕忙退出來了,二話不說找到了鄉鄰托人家幫忙請一位飽學的先生,發誓要讓三弟一舉成名。
那位說了,包山這不是故意違背父命嘛!非也!就因為他看三弟儀表非凡,終成大器,所以才要請一位有名的老師來教三弟,也好為將來顯親揚名,光宗耀祖。
閑言少敘,且說眾鄉鄰們聽說了包百萬家要請先生,好多人都來獻殷勤,這個也來介紹,那個也來推薦。大爺狠下了心,不是名儒絕對不請。說來也巧,隔壁村有一位寧老先生,這個人品行端正,學問淵博,而且有一個古怪的脾氣,教徒弟有三不教:第一,笨了不教;第二,到學房只允許帶一個書童,不許閑人出入;第三,十年之內只允許先生辭館,不許東家辭先生。就是因為這三不教,束脩不拘多少,也就是學費給多少都行,根本不在乎,故此無人敢請。
話說這一天,有一個街坊就跟大爺說了,你不是非要請一位有名的先生嗎?我可以給你推薦一位,哎!也就是這位鄰村的寧老先生。包山聽完了這個人的介紹,當即做出決定,現在就親身前往,以禮相見。包山帶了很多的禮物奔著鄰村就來了,沒費什么勁就見到了這位寧老先生,等見了面一看吶!好家伙!真不愧是一位老先生啊!就見老先生皺紋堆壘,老態龍鐘,戴著一副破舊的眼鏡,雪白的胡須飄滿前心。你別看老人家顯得這么蒼老,可是滿面道德,品格端方,一身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的氣概。包山趕忙說明了來意,寧老先生點了點頭:
“好啊!既然要請我去教書,那你知不知道我的規矩呢?”
“哦哦!寧老先生,我已經聽說了,老先生有三不教,這第二和第三條我都敢答應,唯獨這第一條我不敢說呀!因為只恐三弟笨一些,還望先生多多的費心,善導的才是呀!”
寧老先生連連點頭:
“好吧!好吧!那是自然吶!我當竭力呀!”
包山又和寧老先生談好了所有的事項,這才開始要選擇良辰吉日,開館教書。這一下包家可忙乎起了,準備了豐盛的筵席,宴請當地的名士和寧老先生,在席間,包家拿出了足夠的學費,遞贄敬上。一切的禮儀就不用說了,非常的隆重正式,都是按著當地的拜師儀式行跪拜大禮而成。包公來到書房拜了圣人,又拜了老師,這也算前世的緣分吧!師徒一見面,彼此之間對看了一下,感覺非常的愛慕。包家還專門為包黑物色了一名伴童,這個伴童呢也姓包,叫包興,和包家是本家,關系都不是很遠,年齡和包黑同歲,小哥倆平時就不錯,一來讓他伺候書房茶水和打掃衛生,二來呢,也讓他學幾個字兒。這就叫:
“英才得遇春風人,俊杰來從喜氣生。”
一轉眼學館就算開始了,所有的禮數已畢,寧老先生來到了師位,讓包公把那本《大學》拿過來了,點著文中句斷教到:
“大學之道。”
包公緊接著說到:
“在明明德。”
“我說的是‘大學之道’。”
“對呀先生,難道下一句不是‘在明明德’嗎?”
寧老先生就是一愣,那你再往下說??????
“哦!好的,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老師聞聽就覺著很詫異,又繼續叫他往下念,仍然是絲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