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這一下說了一個半小時,期間沒喝水,沒聽歇,也就是時不時Q一下秦登科看在不在線,等秦登科及時回答之后,再接著說起單口相聲,90分鐘樂此不疲。簡直一神人也!
車停,付錢,下車。待秦登科關上車門,司機師傅仍然熱情的揮手告別,可能對他來說這種方式何嘗不是一種解壓呢?
剛進入景區便能看到兩頭巨型石獅子,大概有個五米?秦登科過去摸了摸,知道此物決絕不是用大理石造的,不過雕刻風格對于秦登科來說很熟悉,明太祖時期風格。雄獅氣勢雄渾,有著明顯的皇家風范。
走近閱江樓,能看到一個巨鼎,秦登科感覺它造型上有些神似商丘的那個司母戊鼎。不過體型上就千差萬別了,鼎上刻有篆字,“獅夢覺兮鬣張,子孫驕以炎黃,山為挺其脊梁,閱萬古之長江,江赴海而浩湯,樓排云而慨慷,鼎永鑄茲堂堂。”
秦登科看完一笑,“獅子山閱江樓鼎,有意思”
“一江奔海萬千里,兩記呼樓六百年”。是閱江樓的對聯,見此秦登科不禁感嘆樓里樓外的風雨六百年滄桑,登上閱江樓,放眼遠眺,但見浩瀚的大江滾滾東去,一覽無余,仿佛鄭和下西洋以來六百年煙雨盡收眼底。這時有個閱江樓工作人員介紹說,當年鄭和龐大的船隊就是從南京下關龍江出水,浩浩蕩蕩地從這里駛向太倉劉家港起錨地。
樓里又見鄭和下西洋瓷畫目光略去,瓷畫大約高10米,寬8米。而壁畫背后是唐伯虎和祝枝山的作品。
秦登科見到唐寅的畫不由得腦子蹦出一首《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一首低吟完,突然身后響起了另一首詩。
“湓浦廬山幾度秋,長江萬折向東流。男兒立志扶王室,圣主專師滅虜酋。功業要刊燕石上,歸休終伴赤松游。丁寧寄語東林老,蓮社從此著力修。”
還沒沒等秦登科轉過頭來,那人又說,“這首岳飛《寄浮圖慧海》對上你的《桃花庵歌》怎樣?”
是個女子,年齡大約和秦登科相仿,烏黑亮麗的長發,綠棕色風衣,里面配著一黑色毛衣,白色圍巾,黑色牛仔褲再加之一雙白色的運動鞋。秦登科能感覺的到她身上的那種獨特的清冷氣質,小臉、大眼睛、高鼻子,也不知她身上是多了些什么,總讓秦登科感到有些壓迫,有些不舒服。
“唉,你叫什么,我叫楊青瀾”
“秦登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