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弘毅看到眼前的桌子上擺了一大盆肉,三副餐具,兩副是刀叉。
好像白叔是故意這樣干的,就好像一直溫文爾雅,喜
(本章未完,請翻頁)
歡穿白衣服的素雅著裝,在今天故意換成了一件類似于蒙古族的民主服飾,看起來五大三粗的模樣,但是卻很搭調。
席間,白羽蘭一邊用刀往嘴里塞著牛肉,一邊大口的咀嚼,還用一種類似于吹牛的語氣對著這個阿木同學說:“啊哈哈哈,我考你一個問題啊。”
“白叔您問?”阿木一直在小口吃肉,聽到這句話,立刻把刀具放到一邊,雙手搭在腿上,狠狠地往下一咽,差點把自己噎住,慌亂的挺起腰桿:“白叔您問吧。”
“你聽沒聽過蒙古族的圣童的故事?”
“您是說狼圖騰?”
“啊對,小洛沒聽過,你給他講講。”
“那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了。”
“正好講講。”
洛弘毅在此刻也投過來了期許的目光。
好久好久以前,一個三四歲的男孩奔于荒野,弱小的他遇到了草原人民的天敵,草原狼。
恰巧獵人們正好在那片草原上打獵,就順手趕走了狼,帶回了男孩,不知他為何人所生,便起名為"沙魯"。
隨著沙魯的慢慢長大,獵人們發現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沙魯能聽懂各種動物語言。
等到他壯年的時候應征入伍,隨當時的蒙古王征戰。一次宿營,沙魯聽到狼嚎,便告訴頭領有洪水之災,必須易地扎營。果然夜間風雨交加,原營地被洪水淹沒。從此,凡夜間宿營,頭領問沙魯便知吉兇。從上述歷史記載和民間流傳的狼童傳說看,蒙古人存在著狼圖騰崇拜的觀念顯而易見。
就在這個時候白羽蘭接過來了話頭兒,與狼并重的就是鹿圖騰了。
鹿,柔順而善于奔馳,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對其產生祟拜之情,此點史書不乏記載。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博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制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所以"蒼狼白鹿"這一對蒙古先民曾經起過巨大凝聚力的圖騰神話,在《蒙古秘史》中被記載下來,彌足珍貴。從圖騰制的發展來看,最古老的圖騰是"原生態圖騰",每個氏族只有一個,而且是存在于他們周圍環境的實有之物,如狼、鹿這樣的圖騰實體。"在兩種生產(物質生產和人的自身繁衍都不斷有所發展的情狀下,氏族之間必然發生沖突、和盟、交往、婚媾和混血。……血緣家庭受到極大沖擊,終至瓦解。族外婚導致圖騰崇拜發生變化,'準原生態圖騰'應運而生。"準原生態圖騰實際是氏族由單一圖騰向母系圖騰和父系圖騰兩峰對峙的過渡,開始后者不占重要位置,等到人們更重視父系圖騰時,便邁入了原始社會后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蒼狼白鹿"雙峰對峙而又以夫攜妻的形式出現,可見是蒙古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存在的圖騰形式。
“所以,你明白了什么?”白羽蘭問向洛弘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