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三哥笑道:“你小子就別癡心妄想了,咱沒那個本事,吃不上那碗飯喲……總之老老實實的做咱的捕快,總比別的衙役沒油水可撈的強。那鐵匠鋪還是不查的為妙,萬一查出真和光復會有瓜葛,誰知道會不會惹一身的騷……”
丁小秋不解的問道:“三哥,那光復會到底是個啥?”
董三哥搖著頭笑道:“你這個鄉下出來的土老帽,竟然連光復會都沒聽說?這光復會么,就是剛才三名總旗口中的‘暗中勢力’……”
原來,大昊朝現如今的皇帝-永元帝趙律,在繼位前并不是太子,本來繼位的應該是他的弟弟—太子趙儼。
先皇駕崩后,趙律聯合一批權臣篡改了遺詔,改立自己繼承大統,篡奪了皇位,并且連夜肅清了朝中原來太子幫的勢力。
趙儼星夜倉惶出逃,想調動御林軍攻進皇城討伐趙律,可誰料御林軍的軍權一早就被趙律捏在了手中;于是趙儼又向在各州擔任節度使的王爺求援。
可那些王爺們眼見趙儼大勢已去,不敢冒險得罪趙律,況且他二人都是侄子,哪個侄子當皇帝不是當?于是紛紛按兵不動,不僅沒有理會趙儼,反而疾呼趙律才是正統,以表忠心。
慌亂逃竄中,趙儼懷有身孕的妻子因舟車勞頓導致胎死腹中,妻子也因此染病喪命,堂堂太子妃竟只被一張草席裹著,草草埋葬于荒山野嶺。
從此趙儼立誓要手刃趙律,奪回皇位!
于是趙儼拉攏了一批對自己效忠的舊臣以及地方上的一些勢力,成立了光復會,暗中發展著自己的勢力,在九州各地鬧出過不少官員富商被挾持或暗殺的大案,一時大昊朝的官場中是鬧的人心惶惶。
二十年前,趙律下令清剿全國的光復會勢力,光復會損失慘重,精英幾乎被屠戮殆盡,各地分舵也陸續被發現并鏟平,朝中及地方上所牽連的官員也被處斬了一大批,趙儼以及光復會從此銷聲匿跡。
聽到這里丁小秋臉都嚇白了,驚呼道:“誒唷我的親娘誒!!原來這里面的水這么深?不行不行,這鐵匠鋪可萬萬查不得,若萬一查出了什么,咱的小命說不定就和今晚橫尸街頭的那個御林軍長史官一樣!”
董三哥嘆道:“哎,誰說不是呢!反正此案歸了英招司管,我估摸著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會經過刑部和咱州府,咱沒有知府大人的命令可千萬別去瞎查,別鬧的銀子沒花光,小命倒先給弄沒嘍。”
丁小秋立即附和道:“對對對,我聽三哥的,事不關己咱高高掛起嘛,讓英招司的人自己查去,可不能壞了咱的好日子,嘿嘿……”
第二日,董三哥愁眉苦臉的出現在了一眾捕快跟前。
果然是擔心什么來什么,一大早知府就命令董三哥帶人排查城內外所有的鐵匠鋪。看樣子那三名英招司的總旗是找過知府了。
丁小秋心里一萬個不愿意,愁眉苦臉的問道:“難道英招司的人就不能自己查么?這要真的是碰上了光復會的修士,我們這些普通人哪里敵的過?那還不是去送死么!!”
董三哥無奈說道:“得,你們也別埋怨我,這是上頭的意思。聽說英招司外司的人手最近不夠用所以只得讓我們協助調查了。”
丁小秋聽的一頭霧水:“外司?”
董三哥解釋道:“這英招司分外司和內司,分別由一個指揮使統領。內司負責京城內的案件,而外司則主要在各州府活動。昨兒晚上咱碰見的那三個祖宗,就是外司的。”
說完董三哥催促著捕快們出門去排查。
而丁小秋卻和董三哥對視了一眼,站在原地未動,待捕快們都出了衙門后,二人湊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