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文筆斐然?跟大師們學習。今天我們來讀讀蒲松齡的《蛇癖》,也動手仿一仿。先看原文:
予鄉王蒲令之仆呂奉寧,性嗜蛇。每得小蛇,則全吞之,如啖蔥狀;大者,以刀寸寸斷之,始掬以食。嚼之錚錚,血水沾頤。且善嗅,嘗隔墻聞蛇香,急奔墻外,果得蛇盈尺。時無佩刀,先嚙其頭,尾尚蜿蜒于口際。
全文不過八十字,卻把一個人好吃蛇描述得有聲有色,生動形象:蛇小,一口塞進嘴里,就像吃蔥一樣;大蛇,先用刀坎成寸許長,再雙手捧起享用。肉骨未分,嚼得咯吧咯吧響,有如金屬斷裂,血水從嘴里流出,掛在下巴上也不管。此奇人鼻子特靈,嗅覺敏銳,曾經隔墻聞蛇香,奔過去,果然到手一尺多長的蛇。當時手邊沒有利刃,他就先一口從頭咬下,任蛇尾在唇邊掙扎擺動。
《百年孤獨》里啃墻壁吃石灰的怪人和他能比嗎?
我的仿寫:有一頑童,好吃西瓜。整個夏天,他的胃都被西瓜占著,口里吐出來的自然也是甜甜的西瓜味,涼絲絲的。有人切瓜,他必挑一塊大的,一手捧一頭,頭一低,嘴一張,就聽得一陣聲響,紅瓤矮了下去,他的臉也貼到瓜皮上,等他一抬頭,手里就只剩了干干凈凈的瓜皮,刀削般不留丁點殘紅,而他的腦門、雙頰都被西瓜粉飾了,手和唇都是紅紅的汁水在滴落,下巴上留不住,滴了幾滴在胸前總是常有的事,從手縫間溜出去的汁液就在他的腳邊,胭脂般的腮紅——給地板上的腮紅。
沒人切瓜也無妨,他會更開心。把商家劃的三角形拔塞子一樣拔出,一口吃掉塞子上的肉,在用一個勺子一勺一勺舀來吃。眨眼間,洞越來越深,瓜皮越來越薄,而他的嘴邊依然是汁液橫流,有時難免用手背一抹,手上也有了汁水,一不留意,就落在了座椅和衣褲上,而嘴邊的汁液呢也總會有幾滴掉在胸前……到了肚皮如西瓜樣滾圓放下勺子時,那西瓜也差不多就剩了個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