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鏞和毓惠回到南潯。
幾天不見女兒,毓惠確是有點想念,她特地從上海給她們帶了不少好吃的,好玩的。
看到劉鏞和毓惠回到家,洪英帶著冬梅、秋梅出來。洪英說:寶貝,快快,爸爸媽媽回來了,我們快去看看。
見到冬梅先過來,毓惠一把抱起冬梅,說:寶貝,讓媽媽好好看看。接著又說:寶貝,我們要去做上海人了,你高興嗎?
冬梅撅著小嘴說:我不要做上海人,我要和阿姨在一起。于是,硬要從毓惠身上下來,靠在洪英身上。又從毓惠手里接過秋梅,秋梅硬不要媽媽抱。弄得毓惠和站在一旁的劉鏞都搖搖頭,一副無奈的樣子。
這時,‘救助站’里的珍嫂匆匆忙忙趕來。
劉鏞一見珍嫂走得滿頭大汗,上去就問:珍嫂,看你如此心急,有何要事,是不是資金已經短缺?
珍嫂不好意思地說:哎呀東家,知道您很忙,實在不該前來打擾您。站里資金倒尚不短缺,前幾天,又有幾戶人家送來銀兩吳總管賬目也記得清清楚楚。就是這幾天逃難過來的人特別多,我和會英、吳總管,有時逃難來的人吃飽了也幫忙,但是,還忙不過來。再說,地方也小,我們幾個人實在沒有辦法,只得前來求你想想辦法。
劉鏞一聽說:哦,這樣啊。去,我和你同去看看。
劉鏞隨珍嫂一同到了‘救助站’。
到了‘救助站’,劉鏞一看傻掉了。‘救助站’門口,放了一口大鐵鍋,會英、吳總管正在熬粥,忙得滿頭大汗,‘救助站’外面,地上坐著的,躺著的有不少衣衫襤褸男女老少,這種情況遇到下雨天怎么辦?‘救助站’里面躺著幾位患病的男女老少。
劉鏞看了,一陣心酸,用手抹了一下眼淚。對珍嫂說:放心,我馬上采取措施。
于是,劉鏞告別珍嫂,急匆匆趕回鎮上,又派人馬上去把王寶和叫來。
劉鏞對王寶和說:你馬上找幾個人,‘救助站’旁邊還有一塊空地,在上面搭建一個棚,讓逃難過來的人,刮風下雨好有個安息的地方;燒飯也在里面,吃也在里面。另外,再找三個人,幫助‘救助站’打理。
當天晚上,‘救助站’基金會在‘救助站’現場開了一個特別會議。所有基金會的會員都到了,連顧福昌也打著燈籠過來了,還引來了不少圍觀的群眾。
劉鏞指著路邊衣衫襤褸的人群對大家深情地說:謝謝各位,那么晚了,來到‘救助站’現場,特別是顧公公,已經年邁體弱,也來了。大家親眼目睹了這些難兄難弟,看到他們遭受的苦難,我們還能睡得著?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一根藤上的瓜,他們有難,就是我們自己有難。還是一句老話‘眾人添柴火焰高’,我們南潯鎮上每人少吃一口,在這里‘救助站’的人就不會挨餓;每人省下一寸布,這里的人冬天就不會挨凍。有請各位,家里多余的被子,衣服捐獻到這里來,我劉鏞感謝各位,感謝南潯各位父老鄉親。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向大家雙手作揖。
有人把劉鏞扶起。
現場氣氛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