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船在達達碼頭靠岸,唐漾荷和阿榮已經等在碼頭。由于,兵荒馬亂,絲行已經斷貨。絲就在碼頭上過磅交易,劉鏞又賣了一個好價。
交易完畢后續工作劉鏞就交給你了宋洪生、王寶和、阿榮幾個,自己回到了飛霞路。
見劉鏞回來毓惠身懷六甲,臨盆在即,挺著一個大肚子和洪英帶著冬梅、秋梅出來。
毓惠對劉鏞說:你一個人到老家真的有點讓人不放心。
洪英也關切地說:你啊,明知山有虎你還偏向虎山行,那是作死!世道那么不太平,你一個來來去去,萬一有個不測,如何是好。
劉鏞兩手一攤,笑著說:你們看,我這不是好好的,身上沒有少了什么吧。他又說:家里全住了‘長矛’,還好,家還是老樣子,沒有什么毀了。
聽說家里住了‘長矛’,把毓惠、洪英嚇得一身冷汗。
劉鏞笑著說說:沒事沒事,沒有那么可怕,否則,我怎能好好回來?又問毓惠:你身體怎樣?兒子怎么樣?
毓惠翹著嘴說:兒子怎么樣,你自己去看。
劉鏞三步并作兩步跑進屋內,從搖籃里抱起兒子,親了一口,放下。又對洪英說:家里辛苦你了,都要你照顧。我還要到顧公公那里去一下。
劉鏞就出了門。
顧福昌家。
聽說劉鏞從南潯回來了,張頌賢也過來打聽消息大家都為南潯的絲行擔憂。
劉鏞向顧福昌介紹了這次回南潯和太平軍在南潯的情況。
顧福昌感嘆地說:朝廷也好,太平軍也罷,有哪個朝代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們都在這里等著,做吃山空。大家一起回去,遇到問題,也好有個商量。
張頌賢道:我也想回家呀,可我心里慌得很!聽說長毛是要吃人的!
劉鏞笑道:這種鬼話你也信?長毛雖然厲害,但是造反之前也是良民,和你我一樣,有的經商,有的種田,有的跑船,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才揭竿而起。我見過堵王,也沒有多可怕,他就是想逼我們絲業同行早日回南潯恢復營業而已。
開始大家還有些顧忌,后經劉鏞一說,大家放心了許多,決定回南潯看看。
第二天,顧福昌還有龐云曾、張頌賢等隨劉鏞貨船一起回南潯。
船行至夾浦關,太平軍見滿滿兩船物品,豈不樂乎?命靠岸。
劉鏞上岸,不慌不忙掏出一張由黃文金親手簽發的路條。太平軍一看原是黃文金貨物,只得長嘆,放行。
到了南潯,劉鏞帶著顧福昌、龐云曾、張松賢等直奔太平軍駐地。
太平軍駐地,劉鏞向黃文金介紹了顧福昌、張松賢、龐云曾等人,并告訴黃文金兩船日用品命人卸貨。
黃文金喜出望外,指著劉鏞說:劉老板固然是一諾千金。敬佩,敬佩。命大家坐下。
劉鏞說:以信譽為重,乃是做人的準則。他又看了一下在座的顧福昌、龐云曾等人。接著說:在下也是向各位學的。
黃文金微微地點點頭。
劉鏞又說:在座的幾位在南潯都是都是大家,又是事業的開拓者。尤其顧公公德高望重,大王有意繁榮南潯,可與他們共商良策。
顧福昌也插話說:大王有所不知,也許百姓對貴軍有所誤解,在貴軍到來之前,不少家族已遷徒他鄉,現在南潯的資產不到貴軍到來之前的十分之三,很多房屋也被毀。要南潯的繁榮必須把所有人規勸回來,重振旗鼓。有益于地方繁榮,也有益于貴軍稅收,市場繁榮、供應充足,也有益于穩定貴方軍心。
黃文金難得的笑著說:您老句句在理。
顧福昌又說:現在百姓連門都不敢出,何談安居樂業?生意人貨運不出去,也進不來,何談市場繁榮?
黃文金若有所思。說:此話是有道理。這樣,我部設立‘均安局’,以保證各位生意往來船只之安全,每次各位船只出行,派兵護送出卡,憑路條進卡。
顧福昌、龐云曾、劉鏞等人,都紛紛表示:如果這樣,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