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劉鏞被‘長矛’抓去,到劉鏞為他們搞了2萬斤大米,短短的一天多時間,南潯鎮上也不見‘長矛’再燒房子了,商店也陸陸續續開門了,街上的行人也逐漸多起來了,人們見到‘長矛’,也不用擔驚受怕躲躲閃閃了。南潯死氣沉沉的面貌開始恢復了生機。
劉鏞來到輯里村,找到了宋洪生和王寶和。
劉鏞問宋洪生:倉庫里現成的生絲還有多少?
宋洪生說:大概還有200多包。
劉鏞說:那得要兩條船。
宋洪生驚訝地說:難道東家還想把絲運往上海,現在到處都是‘長矛’,那么不太平,這樣不危險嗎?
劉鏞說:南潯到震澤應該問題不大,就震澤到平望這一段路,有將近一個時辰的水路,有點麻煩。好在這一帶河面寬,過了平望就安全了。
宋洪生又說:那怎么出南潯呢?
劉鏞說:出南潯問題不大,在南潯的太平軍首領黃文金我和他見過面,昨天還幫他們解決了2萬斤大米。
宋洪生哦的一聲,又說:那能不能干脆叫他派幾個弟兄護送過平望呢。
劉鏞說:哎,只倒是一個好辦法,可以試試看。那這樣,寶和你去準備船只,洪生準備貨物,爭取明天裝貨。
......
劉鏞來到太平軍駐地,門口站了四個衛兵。劉鏞對衛兵說:在下劉鏞求見你們大王,有要事相告。
衛兵通報進去,然后把劉鏞帶進廳堂。
黃文金坐在太師椅上,見劉鏞進來,讓座。然后說:劉老板找本王,有何要事?
劉鏞坐下以后說:貴軍將士初到南潯,在下見貴軍將士物品匱乏,實在于心不忍,良民想到上海給貴軍搞點日用品過來。
這句話把黃文金說得樂陶陶的。
劉鏞又說:到上海在下順便把那些同鄉規勸回來。只有那些老板都發了,貴軍才有稅收,才能生存。
黃文金一聽大喜。說:劉老板說話在理,說話在理。
劉鏞心中有數,接著說:在大王面前實不相瞞,這次去購物品需要不少銀子,加上昨天2萬斤大米的錢還沒有付。在下無計,只能把還剩下的庫存生絲運往上海銷售,否則,巧媳婦做不出無米之吹。
黃文金一聽,想都沒有想,連聲說:好!好!就這樣辦。
劉鏞接著為難地說:在下,這是,這是有點擔心。
黃文金一拍胸脯,說:有本王在,你還有什么擔心之事?
劉鏞暗自高興,假裝為難地說:現在到處是駐軍,說不清屬于那部,而且,沿途還有設卡,恐怕難于過關;再者沿途時有匪徒出現,一旦物質被搶,弄不好人財兩空。
黃文金說:那好辦,在南潯到平望的路上,在每條船上,我給你們各派四名士兵護士你們過夾浦關。回來的路上,我給你們寫個路條,本王的物質,誰敢扣留?
黃文金此話正中劉鏞心意,暗暗大喜。
第二天上午,滿滿的兩船生絲,宋洪生、王寶和押船,劉鏞自己也隨船,以防萬一,船頭船尾,各站著兩個拿著大刀、紅纓槍的衛兵,從南潯出發。
船過了震澤,剛進入白洋淀,突然,蘆葦蕩里竄出來幾條小船,每條船上都有五六個人,手里拿著大刀和紅纓槍,從四面向絲船漸漸靠攏。
做在船艙里的宋洪生、王寶和已經嚇得渾身發抖。劉鏞還算鎮定,他靜觀著事態的變化。
這時,只聽得站在船頭的一位衛士說:請問貴方是哪一旗的,本士是黃文金部下,是在為我王例行公事。
對方船上聽說在為黃文金例行公事,話都沒有說,船立馬掉頭,鉆進去蘆葦蕩。
虛驚一場,所有人松了一口氣。
到了夾浦關,8個衛兵跳上岸,船順利進入黃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