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英爹眼睛激動道:現在家家都有土絲,若真能把土絲運出去,那再好不過了,我老了,也想不出啥辦法,等洪生回來,你們商量商量。
......
晚飯后,宋洪生帶著妻兒回家了。
得知劉鏞此次前來為了商討土絲的事,洪生去村里喊來幾個青壯年一塊參加討論。
洪生介紹道:這位是強生,這位是鄰居任伯伯家的大兒子培根,這位是培根的堂弟培發。
三位年輕人均向劉鏞拱了拱手,道:劉老板好!
洪生笑道:我妹夫劉鏞,你們都認識,我就不啰嗦了。
劉鏞向三位年輕人拱手道:各位好!劉鏞這廂有禮了!
強生率先道:聽洪生說,劉老板欲將村里的土絲都運到上海去,我等聽了高興無比無,我阿爹囑咐我,定要協助劉老板辦成此事。”
培根附和道:土絲賣不出去,日子也難過,村里誰家不愁?劉老板,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我必聽從您的差遣。
培發拍著胸脯道:是呀是呀,我們都聽您的,您就說怎么辦吧!
劉鏞趕緊起身拱手道:多謝各位愿意相助,可是慚愧得很,我也沒有想出什么主意,所以特請各位共同商議。
洪生也道: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大家一起想想,用什么辦法把土絲運出去。
劉鏞道:洪生哥說得沒錯,每人出點主意,說不定就有了辦法。
培發率先出了個主意:我倒有個想法,如今從南潯到上海,無論水路還是陸路皆有太平軍的關卡,若要運土絲出去,必定被查驗路條。現鎮上有長毛私賣路條,若是價鈿出得高些,貨運的路條說不準也能搞到。
劉鏞狐疑地望向祖和,只見祖和搖頭道:此計恐怕不妥!鎮上確有‘長矛’違令私賣路條的,可是一旦被查到,違令的‘長矛’都會被施予酷刑,所以他們也只敢賣些無關緊要的路條,運送生絲的貨運路條,他們是萬萬不敢私賣的。
劉鏞接著有道:是呀,最好不要跟太平軍去打交道。
眾人聊得火熱,唯有強生不言不語。
劉鏞問道:強生兄弟,你有沒有什么主意?
強生皺眉道:我在想,雖然水路和陸路皆有長毛關卡,但是他們也不是一路上都站滿了人,總有些空擋的。
眾人不解強生的意思,唯有劉鏞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劉鏞接著道道:太平軍一把在要道設卡,只要想法避開太平軍的卡子就行。我有個朋友郭老板,他是專門搞運漕的,他水路熟。
強生也道:我有個朋友,他是專門到上海運鹽的,陸路上關卡他都知道,這樣,水上不行換陸上,陸上不行水換水上,雙管齊下,避開卡子。
劉鏞一聽,喜道:你的意思是,陸路的關卡和水路關卡相距甚遠,我們可以走一段水路,再走一段陸路,然后重回水路,如此反復數次,就可避開關卡了?
眾人恍然大悟,一致認為可行。
眾人大喜,洪生擊掌道:太好了!等各路人馬都聯系好了,我們可先試行一趟,方可確保萬無一失。
劉鏞接著就分配任務,洪生與強生負責組織村里趕驢車的人,組成一個運輸隊,培根和培發挨家挨戶通知,讓蠶農們把土絲打包成方便運輸的方包。
算來算去,最快的速度,也得半個月后才能啟航。
時不待人,劉鏞次日一早便匆匆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