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叔孫通這個老頭,劉邦還是很喜歡的,是以也不好駁了他的面子,只能點頭允諾了他的請求。
叔孫通一陣叩謝,隨后立刻起身把那些儒生門人統統都趕了出去。
看著叔孫通,劉如意心里一陣驚嘆,這小老頭還真是厲害,一個儒生的身份居然如此得父皇信任,倒真是一個老狐貍啊!
心下這樣想著,劉如意腦袋里不由得開始搜索叔孫通的發家史,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凡是感覺到有威脅人,劉如意都會仔細研究他的底細,所以這叔孫通也不例外。
腦海里一陣搜索,劉如意很快就把叔孫通的消息給調了出來。
記得叔孫通是在漢高祖二年投靠漢宮的,那時老爹劉邦正率領著各路諸侯攻入了彭城,叔孫通便搖身一變投靠了劉邦,待至老爹劉邦被項羽打敗西逃時,叔孫通也跟著漢軍一道西去了。
叔孫通本來是穿著一套儒生的服裝的,但是奈何老爹劉邦看著討厭,于是叔孫通立刻投老爹所好就變了一種樣子,改穿短衣服一副楚人的打扮,老爹看了以后心里很是高興。
當叔孫通投靠漢軍的時候,跟著他一道前來的弟子有一百多人,但是叔孫通一個也不向老爹劉邦推薦,而是專門給老爹推薦了一些舊日的土匪強盜,老爹見此更是開心不已,心中對叔孫通的形象也是大大改觀。
叔孫通討得了老爹的喜歡,但是他的弟子們卻不開心了,都在背后罵他說:“跟了他這么多年,今天跟著他又投靠了劉邦,可是他不推薦咱們,而專門去推薦那些大壞蛋,真不知道這是什么道理!”
叔孫通聽說后,就對他們說:“漢王現在正冒著槍林箭雨打天下,你們能去打仗嗎?所以我現在只有先給他推薦那些能夠沖鋒陷陣、斬將拔旗的勇士,你們要等一等,我是不會忘了你們的,只要時機到了,你們一定可以富貴的。”
而這時劉邦也讓叔孫通當博士,賜號為稷嗣君。
漢高祖五年,老爹劉邦已經統一了天下,諸侯們在定陶尊立劉邦當了皇帝,開始時,劉邦廢除了秦朝那套煩瑣的禮法,而責成叔孫通制定一套相應的儀式的名號,什么事都希望簡便易行。
宴會上,大臣們便酗酒爭功,狂呼亂叫,甚至于拔劍擊柱,無奇不有,劉邦對此很討厭。
叔孫通看透了劉邦的心理,就來對劉邦說:“儒生們雖然不能幫著你攻城占池,但他們卻可以幫著你來守天下。請你讓我去找一些魯地的儒生,讓他們來和我的弟子們一道給您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禮儀。”
劉邦說:“會不會太復雜呢?”
叔孫通說:“五帝用的音樂各不相同,三王用的禮儀也不一致。禮,是根據著不同時代的人情世態所制定的一套規矩準繩。孔子所說的夏朝、商朝、周朝的禮儀各有什么增損,我是知道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的各朝的禮儀不一樣,我可以參照古代的禮法,吸收秦朝的一部分東西,來給您制定一套符合今天使用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