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葉白年坐在帳中看著一卷兵書。
夜風呼號,巡夜士卒走動時風掠過甲胄和刃鋒,清鳴。
“百里易,不是易與之人,想不到竟然遇到如此將才。”
離擊退秦軍過去半月了,期間楚軍對函谷關發起了兩次進攻,自然無功而返。葉白年不想硬抗攻城,那樣損耗太大,所以楚軍只是試探性地進攻。
前兩日從晉國傳過來信箋,出使晉國的使臣被冷落了。
晉王本來對聯楚攻秦表達出很大興趣。
但過了幾日,使臣不再被接見,只能待在客驛。使臣略一打探,探聽到傳聞,有秦國使者到來,竟有上卿陪同,來人身份不明,但一定很是尊貴。使臣探聽到的另外一個不利消息是,魏趙韓三家有兩家都倒向了秦國,不僅不出兵,甚至還允諾借出錢糧。
使臣一直見不到晉王,然后被告知晉王有疾,不便接見,便是全權交由趙氏族長處理,使臣被打發回國。消息早些天就被派人傳回來,昨日到楚都,今日晚上加急送到。
這可讓葉白年郁悶了起來。
對手很厲害,從那天的撤退就可以看出來,由此可以猜測,他應該也看到了楚軍的部署,也想出了對策。
“楚王那邊,回去被找機會定罪可就不妙,這朝君臣不待見我們葉氏等武將勢力。”葉白年眼神冷冽,直視帳外,開始想對策。
一時也是難以想出,他搖了搖頭,起身走離案幾。
“算了,也該歇息了,莫急為好。”
——
第二天,葉白年帶人出外狩獵。武關外只留了少部分人馬駐守,看似楚軍放棄了進攻函谷關。
葉白年好像也想趁此放松,帶著一隊衛士就進了武關附近的山脈。
山脈起伏數百里,乃楚國北方一大屏障。遠看已是翠峰連綿,云天晴朗。
一隊甲胄整齊,白刃林立的騎軍不急不緩地到來,打破了山腳的寧靜。
為首一人,騎著白馬,腰間掛著長劍,背上負著一把大弓。此人身形修長不顯瘦弱,也不算強壯,脖子一側還有一道新傷結痂脫落后留下的痕跡。
隊伍約莫五百余人,皆是精銳。
葉白年想來打獵,順便檢驗一下部下士兵的能力,剛才他一陣快速騎乘,部下士兵保持著大致完整隊形都跟得上,確實沒有白費平日里的操練。
眼見山野盡在眼前,葉白年長吁了一口氣,似要把胸中悶氣吐出。
但沒來由地心頭一陣刺痛,這刺痛來的突然,持續得很短暫,似要預兆什么不好的事情。
他皺皺眉,四顧一番,眼見山麓下鹿奔鶴行,策馬便奔去,將要進行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