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羿隍將軍殲滅巢國后,齊國又聯合中原其他諸侯施壓,迫使楚國不得駐軍巢國土地,數萬楚軍戰死后取勝,居然不能收獲戰果,如何叫人不恨。
這齊國曾經參與并且給予了楚國滅國的恥辱,楚人男兒何當忘記。
如今齊國還想欺辱楚國,那是失了心的想法,也不看看如今楚國的強盛。
田鈺即使脾性很好,這下也被氣得漲紅了臉:“若是楚國不愿,齊國自當放棄,這條件不過是稍提,挽救鐘離不行就不行吧。”
“特使勿憂,還地是不可能的,還是談談盟約締結吧。”楚王熊中擺手止住了群臣的憤概,“楚國暫時不會動刀兵,締結盟約,保我楚國新疆土能安平恢復耕種發展才是要務。齊國主動講和自然是最好的了。”
楚王的一番話不是很咄咄逼人,卻很是不把齊國放在眼中。田鈺強忍怒意讓侍者呈上了齊國君臣擬訂的國書,里面是盟約方面的要求。
齊國同意楚國占據鐘離國、巢國舊地,但靠近徐國百里內楚國不得駐軍。齊楚締結軍事同盟,五十年內不得相互攻伐,兩國向西共同應對秦國與晉國。
“百里之內不得駐軍?齊國是要本王的邊境對你們大開空門嗎!”熊中看完后很是惱火。
田鈺連解釋道:“這是保障兩國信任的舉措,國書末段提出,齊國商人在徐國邊境百里內不收商稅,已作為對此的補償。楚國若是陳兵徐國南部,恐怕難以建立兩國同盟的信任。”
熊中沉默思慮了好一會,沒有說話。期間很多大臣表示反對,若是不駐軍等于把邊境掩上門卻沒上鎖,敵人一來豈不壞事,齊國此舉包藏禍心。
也有少部分認為免商稅的補償可以為楚國長久獲利,換取山東諸國物產。
熊中皺眉不語,看了下位的葉白年一眼,問道:
“上將軍可有看法?”
葉白年想了一下才說道:“不駐軍必然不成,不過,可以商議駐軍人數,我看,靠近徐國橫縱百里內,楚國至多駐軍三千,特使認為如何?”
田鈺很無奈,也明白這是眼下最好的結果了,便勉為其難地回答道:“確是良策,但商稅就不能全部減免了。”
熊中也表示了贊同,這是合理的建議,即使有不合理之處也不能不聽,葉白年現在對楚國爭霸很是重要。不僅幾個王族族老都明確表示要限制葉白年的勢力同時,同時又要給予他充分的軍事指揮權。
熊中本身就很精明,當然明白其中道理。但不久后發生的一件事讓他不由得不喜與猜忌起來。
楚國對齊宋魯聯軍的勝利引來其他諸侯國,包括晉國燕等國的遣使恭賀拜訪。
在齊楚正式締結盟約不久后,各國特使就來到了郢都。在向楚王表示各國國主的恭賀后,幾個大國的特使居然紛紛去拜訪起了葉白年,而且有些還間斷得造訪葉府數次,赫然有將葉府看作把控楚國朝政之地的模樣。
葉白年出于禮節,與來訪的人大都有過宴席之言談,除此便無更多。他在各位特使的談話中沒有發覺什么不妥,后來好友孫叔敖提醒了他幾句,說楚王對這些特使的做法很是不滿,但潮河已過,楚王也沒有趕人之理。
葉白年恍然大悟,他戰后重在處理軍務,休養身心,沒有想深入,這下便拒絕了各國使節的造訪,以及他們設宴相邀的行為。